近日,中國商務部發布了一則通報,其決定停止兩家公司的防疫用品出口,理由是“這兩家企業因產品質量問題被外方退貨,擾亂防疫用品出口秩序,嚴重影響國家形象。”
而在其中,就有一家和“區塊鏈”沾邊的公司,它的名字叫北京啟迪區塊鏈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說好的區塊鏈可以溯源防偽呢,難道又是在騙我?
本文會告訴你,這事真和區塊鏈無關!
下面我們來一步一步解釋:
實際上,在當前的背景下,溯源防偽確實是一個尚無法實現的廣告語,而這都源于一個計算機和信息通信領域長久以來一直存在的難題——“垃圾進,垃圾出”,意思就是輸入錯誤的數據,則結果一定是錯誤的、無意義的。
而在區塊鏈領域,這便是一個非常致命的問題,因為區塊鏈本身只能確保數據難以篡改,而如果是輸入錯誤的數據,“難以篡改”屬性對于系統的可信度而言就是非常不利的,如果不斷有錯誤的數據輸入,則系統最后就會淪為一個垃圾數據庫,而假設去掉“難以篡改”屬性,則說明系統已脫離了“區塊鏈”的范疇。
人民網:數字人民幣走進冬奧 非接觸支付凸顯防疫優勢:2月6日消息,人民網記者了解到,冬奧會期間,中國居民和外國友人均可在境內使用豐富的數字人民幣產品享受小額便民的移動支付便利。由于冬奧品牌權益方面規定,冬奧場館內支持VISA和現金(實物人民幣和數字人民幣)支付。碰一碰、掃碼付、網絡購,數字人民幣可便捷實現非接觸支付,能夠充分滿足冬奧的防疫要求,助力安全奧運,也是其獨特優勢。[2022/2/6 9:34:06]
按照上面的邏輯,區塊鏈看似和溯源防偽是非常矛盾的關系,而不是解決之道。
先甭急,我們看區塊鏈的祖先是如何繞過“垃圾進,垃圾出”這一難題的。
中本聰在比特幣的白皮書中提到,比特幣是使用了“最長鏈”規則的工作量證明算法,但實際上它采用的是“最重鏈”規則,意思是“工作量最大”的鏈會被認為是主鏈,而由其分叉出來的工作量較小的鏈則被認為是“分叉鏈”。
Nuggets開發區塊鏈ID解決方案,以解決防疫期間的交付欺詐問題:數字身份和支付平臺Nuggets已經開發一種不需要物理簽名就可以接受送貨的方式,以對抗在COVID-19流行期間欺詐和退款的激增。該公司希望利用生物認證的非接觸式交付技術,以區塊鏈技術為保障,為消費者提供經驗證的身份證明,同時保持防疫措施所要求的社會距離。(CoinDesk)[2020/5/29]
(圖:BTC和BCH的分叉圖)
而這里面的重點是,工作量是由計算機在貢獻的,這很大程度上降低了人的參與程度,然后由大量計算機貢獻的數據通過時間戳和共識算法決定出一個共識結果,并以此為標準,而違反這個標準的結果,就會被視為是偽比特幣。
聲音 | 浙江大學蔡亮:區塊鏈可為防疫期間的數據共享提供技術支撐:浙江大學區塊鏈研究中心常務副主任蔡亮告訴表示,區塊鏈技術不但在慈善捐贈追蹤、疫情追蹤以及醫療數據管理、醫療用品和藥品溯源方面有所應用,而且有利于在社區防控過程中實現社區人員流動的精準管理和動態監測。作為一種底層基礎設施,區塊鏈技術能夠為防疫期間的數據共享及信任建立提供技術支撐。即使是互不信任的多方企業、機構,運用區塊鏈技術也可以建立共識。如何將信息公開做得更好,讓社會大眾看得見、能相信,區塊鏈技術具有天然優勢。區塊鏈技術具有分布式、難篡改、可溯源三大特點,對數據天然敏感,應用在公共衛生體系中,可以助力實現跨地域、跨機構的信任協同,提高協作效率,有效打破醫療體系中的信息孤島。隨著更多應用不斷落地,未來區塊鏈技術在優化公共衛生體系的進程中將發揮更大的作用。(法制日報)[2020/2/24]
就是這樣,比特幣繞過了“垃圾進,垃圾出”的問題,從而解決了token數據偽造的問題,但我們需要明白的是,比特幣的數據本身就是來源于鏈上,因此可以較容易地得到解決。
動態 | 宇鏈科技推出“出入通”門禁小產品 助力社區防疫:金色財經報道,宇鏈科技推出“出入通”門禁小產品,助力社區精準排查,提高小區防疫登記效率,避免小區門口人員聚集,減少疫情感染風險。“出入通”門禁小產品分為居民版和物業版。居民通過手機微信一次登記,通行證反復使用。物業免費注冊,授權保安權限,掃碼快速驗證登記人員,進出登記快速查。[2020/2/7]
但如果我們要把鏈下的數據上傳到鏈上,那在這個時候,令人頭疼的“垃圾進,垃圾出”難題便又會出現了。
這是因為,我們目前沒有辦法確保來自鏈外的數據是“不可偽造”或“真實的”。
(圖片來自:tuchong.com)
這里簡單舉兩個例子,第一個例子就是口罩:
由于關鍵材料熔噴布的價格不斷上漲,口罩廠商A為了確保能夠獲取高利潤,而采用了普通的布材料,但廠商操作人員在記錄到區塊鏈上時卻把材料填寫稱熔噴布,口罩生產好之后,其需要通過物流這一關,這里假設物流人員是誠實可信的,則其將自己的“真實結果”輸入到區塊鏈之中,最后接收者收到口罩后,通過二維碼掃描口罩的來源及原材料等信息,然后區塊鏈得出的結論是“口罩可以防疫”,但事實卻是口罩是假冒偽劣產品,這個例子當中,我們只假設了源頭的輸入數據是錯誤的情況,但在現實場景當中,有可能中間的環節也會出現輸入數據是錯誤的情況,而只要其中有一環節出錯,最終區塊鏈給出的信息就會是錯誤的。
第二個例子是在區塊鏈上發布文章或聲明:
假設B被C冤枉,然后C撰寫了一篇痛述B十大罪行的文章,C為了文章不被刪除,其通過以太坊或其它公鏈發布這篇了文章,最后事實真相得到了澄清,但C的錯誤文章依然被留在了區塊鏈的數據庫當中,而無法更改。
上面的兩個例子都說明了,區塊鏈無法解決來自鏈外數據的“垃圾輸入”問題。
那我們能否借鑒比特幣的思路,通過去掉人為參與因素,以及使用共識算法來解決鏈外數據的真實性呢?
這便是物聯網和人工智能的用武之地,簡單來說,就是通過機器設備或更高階的機器人來完成重復性的數據采集過程,這個過程就是去掉人的參與因素,然后通過算法對這些數據進行處理,得出一個可信度更高的鏈外結果。
最后,再將這些數據上傳到區塊鏈上,確保數據難以被篡改。
而這個物聯網+AI+區塊鏈的完整組合,才是真正意義上的防偽溯源解決方案,只要缺少其中一環,整個系統便是存在漏洞的。
但就目前的發展情況而言,這個組合當中的每一個組件都需要進行完善。
所以說,區塊鏈溯源防偽項目要真正實現,實際上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情。
而一種短期的替代思路,就是加強鏈下數據治理的評估與監督,正如姚前在其撰寫的文章中提到的,可以考慮成立聯盟鏈聯合工作組,評測各節點鏈下數據治理的成熟度,督促各方提高上鏈的數據質量,必要時可設置數據治理成熟度的準入門檻。
這種思路是通過人的共識來替代機器和算法,是一種短期可行的替代解決方案。
所以說到底,本文開頭所提到的例子,實際上并不是區塊鏈的問題,而是人的問題,是這家公司的問題。
最后,感謝中本聰為我們提供了一個“垃圾進,垃圾出”問題的解決思路。
1.Garbagein,garbageouthttps://en.wikipedia.org/wiki/Garbage_in,_garbage_out?
2.SatoshiNakamotoBitcoin:APeer-to-PeerElectronicCashSystemhttps://bitcoin.org/bitcoin.pdf?
3.姚前:以監管科技應對金融科技,是區塊鏈治理的應對之道https://www.8btc.com/article/546268?
從過去一周數據來看,鏈上各項數據與前一周相比變化不大,盡管近期比特幣價格時有拉升,但是似乎更多是場內的動作,并未引起外部資產的太大跟進.
1900/1/1 0:00:004月17日晚8點,CryptoTonight第三期節目「王牌對王牌:海外借貸資金對話中國礦業大佬」作為世礦會特別場順利開播,邀請10位加密貨幣礦業與金融等領域的資深玩家.
1900/1/1 0:00:00總部位于瑞士的加密資產管理,交易和托管公司CryptoFinanceAG已通過B輪融資籌集了1400萬瑞士法郎.
1900/1/1 0:00:00穩定幣的故事就是以太坊的故事,2020年第一季度是穩定幣有史以來最好的季度。在冠狀病大流行推動全球投資者向避險資產轉移之際,在2020年第一季度,穩定幣的發行量激增超過80億美元.
1900/1/1 0:00:00每批拍賣持續五分鐘,上一批未結算的訂單將傳遞給下一批。這意味著交易者需要等待至少五分鐘才能完成交易,并且無法保證何時進行交易.
1900/1/1 0:00:00作者:XiuMu 來源:比推bitpush.news據比推數據,市值最高的加密貨幣比特幣周四飆升一舉突破7500美元,創下三月大跌以來的高點.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