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原鏈的創始人長鋏,曾連續三年榮獲中國科幻最高獎“銀河獎”的著名科幻作家,風光最勁之時突然出走“科幻界”,一走就是9年。9年后,長鋏成為了中國知名的比特幣布道者,后創立巴比特,又投身比原鏈創業。
在面對飛速發展的全球區塊鏈行業,熱點頻出,競爭空前激烈,作為國產公鏈的代表之一,很少現身公眾場合的長鋏在思考什么?比原鏈的“自我革命”是為什么?同時意味著什么?面對行業激烈的競爭,長鋏如何自我調整,平靜的面對大大小小的挑戰。
Cointelegraph中文與長鋏展開了一場深度的對話,力爭系統還原一個早期布道者的當下。
從科幻作家到公鏈創業者,變的是身份,不變的是初心
長鋏作為一個曾經的科幻小說家,后又創建區塊鏈媒體巴比特及公鏈比原鏈,一路走來,作為一位理想主義的踐行者,身份也隨著發生改變。問及長鋏他自己定義的身份是什么?
長鋏的回答在意料之中,卻也非常真誠。”先是科幻作家,現在是創業者,這不是說完成了身份轉變,我覺得只是一個階段做一個階段的事情。且區塊鏈創業本身也很科幻,我們可以真正去實踐那些小說中所預想的未來場景。先做了媒體巴比特,然后做了公鏈比原鏈,我認為我們的初心沒有變,我們的愿景一直就是做區塊鏈技術的普及和落地。只是一開始做公鏈在時機和團隊上都不成熟,出于愛好開始翻譯區塊鏈的科普文章。”
BlockFi雇傭說客來簡化與政策制定者的對話:金色財經報道,加密貸款平臺BlockFi已從Arnold & Porter Kaye Scholer LLP聘請說客,為數字資產金融服務提供商制定監管和稅收政策。BlockFi與Arnold & Porter成立了一個五人政策團隊。Arnold & Porter合伙人馬克·埃普利(Mark Epley)和法律與游說公司立法與公共政策實踐小組主席凱文·奧尼爾(Kevin O 'Neill)組成了這個團隊。埃普利表示,Arnold & Porter將成為BlockFi的另一個自我,幫助該公司與立法者討論行業利益。他指出,政策制定者對聽取個別市場參與者的意見不感興趣,但游說者可以在這類談判中提供幫助。Epley透露,盡管Arnold & Porter還有其他客戶對加密貨幣感興趣,但目前它沒有為任何其他公司游說。(cryptoslate)[2022/6/12 4:19:43]
對于創立比原鏈的契機,有偶然也有必然,他分享到:“以前講區塊鏈就是講數字貨幣,這是唯一的應用。但到了2017年我們看到了一個巨大的機會,那就是資產上鏈。就是把現實中的資產搬到區塊鏈上,通過構建智能合約來交易,從而提高資產的利用效率。我們毫不猶豫地選擇要做公鏈。”
對于兼而有之的身份,如何去分配自己的精力,長鋏坦言:“我現在90%的精力都在比原鏈,巴比特很早就交給合伙人去管理。可以說,我已經從過去的媒體創業者轉變為公鏈創始人。將來有沒有可能再變成科幻作家?有時間的話我肯定還會拾筆繼續創作。”從科幻小說到行業布道,再到落地實踐區塊鏈的可行性,我們看到的不僅僅是長鋏個人,更看到了千萬萬萬的從業者。
美國SEC委員建議DeFi項目與SEC進行對話:金色財經報道,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委員、“加密媽媽”Hester Peirce在接受采訪時表示,由于生態系統的多樣性,很難為DeFi定義特定的規則。因此,她建議DeFi項目應該與SEC進行對話。Peirce補充說,SEC需要更加清楚地說明與某些項目相關的代幣是否可以被視為證券。(U.Today)[2021/3/30 19:27:56]
區塊鏈思維的核心:私鑰意味一切
普遍認為,分布式商業是區塊鏈新商業業態,然而每個人對于“區塊鏈思維”又根據自身從業背景、生存環境有不一樣的理解,長鋏眼中的區塊鏈思維“最核心的一點是所有東西都必須基于私鑰,私鑰意味一切。像手機號、身份證號這些個人信息反而并不重要。比如說DeFi,DeFi上的借貸和現實中的P2P,和信用貸就有明顯區別。DeFi上的借貸是陌生人借貸,它不需要了解你是誰,因為所有的借貸都是基于抵押,而現實中的借貸都是基于信用,基于隱私和個人信息。因而,你會發現后者在現實中就會出現像隱私泄露、暴力催收、套路貸。這就是不同思維導致的結果。DeFi的借貸是由代碼構建的,它不需要任信任何人,所以我一直對把信用搬到鏈上持懷疑態度。”
長鋏的區塊鏈思維是構建在"Codeislaw"基礎之上,技術至上,自然而然對于未來公鏈的競爭格局,也就有自己獨特的理解。
幣信對話超級君:DeFi的暴漲來自于各種金融之間需求的摩擦:9月7日,在幣信直播間進行的DeFi直播里,超級君表示:“DeFi的暴漲來自于各種金融之間需求的摩擦,其中一個典型就是借貸之間的摩擦,有借有貸,比如礦工買礦機,借錢買幣等等。自Compound用代幣發行之后有代幣經濟,于是大家可以對DeFi的各種項目進行估值,從信仰驅動變成了業務驅動。而DeFi標志性的發展不一定是Compound,我覺得是YFI,治理和分發的模式啟迪了所有新項目,告訴它們如何長時間維持下去。而DeFi的市場攪動了之前中心化交易所的沉淀資金,這就是DeFi市場錢來的來源。”[2020/9/8]
他認為未來的公鏈分為三種形態。
第一種,純數字貨幣型的公鏈,它仍然會長期存在。比如,比特幣、萊特幣等,這些PoW鏈的定位非常清晰,就是數字貨幣,它也不需要太多迭代,它的價值也會在,也很安全,去中心化的算力和意志會維護它的運行。它們是非常好的抵押型資產,對應用鏈有價值,比原鏈這種應用鏈非常需要抵押資產。
第二種,以太坊、波卡,幣安鏈這樣的基礎鏈。
第三種就是比原這樣的應用鏈。以太坊過去也把自己定位為基礎鏈,但在他看來現在這些鏈也越來越有點像應用鏈,為了滿足DeFi這個具體的場景。所以,可能波卡和以太坊更偏基礎鏈一點,但其它鏈就更加專業化,朝著應用鏈的方向發展。他同時也坦言,比原鏈現在基本上不考慮其它什么場景,比原鏈自定義是資產上鏈的應用鏈。
幣信對話Nic Carter:區塊鏈更像是批發網絡 而不是零售網絡:幣信全球商務拓展總監在幣信直播間對話Coin Metrics創始人Nic Carter,探討早期互聯網發展和比特幣發展。Nic Carter表示:我認為主要區別在于這是一場貨幣革命,而互聯網是一場通信革命。在全球范圍內,資本第一次真正變得無摩擦。這是一個巨大的變化。我認為這最終將殺死最弱的主權貨幣,因為它們會選擇更堅挺的貨幣(例如美元)并拒絕本國貨幣,就像厄瓜多爾那樣。比特幣是一種非國家貨幣商品,如果人們選擇它,它有可能成為中立的全球儲備資產。互聯網在其歷史的大部分時間內還是一場面向消費者的革命,而我想說的是,公共區塊鏈更像是批發網絡,而不是零售網絡。從根本上講,普通用戶很難存儲私鑰并且安全地進行交易。因此,我們看到了行業中出現大量中間媒介。我認為大多數用戶最終都將通過銀行、交易所或托管人與公共區塊鏈進行交互。但是無論如何,他們將從這些資產中獲得全部價值。[2020/7/3]
找尋公鏈出路,資產上鏈會是區塊鏈落地方向
區塊鏈如何賦能實體產業落地一直是行業探索的方向之一,比原鏈也不例外。以長鋏為代表的比原團隊看到區塊鏈落地的一個方向,就是資產上鏈。
在長鋏看來:“區塊鏈的商業模式不是通過現實中的權力機構來登記確權,從而把現實中的房產、股權、版權搬到區塊鏈上。區塊鏈可以借助資產映射的方式完成資產上鏈。”
歐洲央行(ECB)開展第三次青年對話,主題涉及數字貨幣:歐洲央行(ECB)官網公告,德拉吉(歐洲央行行長)將在Twitter和Facebook上展開第三次青年對話,數字貨幣和區塊鏈列為主題之一。如果你在16歲-35歲之間,對該話題感興趣,可于1月23日12:00之前回復歐洲央行的twitter或Facebook相關鏈接即可提問。德拉吉將在下月視頻中統一回答。[2018/1/20]
他比較看好像MakerDAO的模式,它們通過抵押資產生成一種指數,這種指數其實可以當成虛擬資產來用,從而實現資產上鏈。現在有數字美元,未來就會有數字黃金,也就是鏈上的黃金,他對合成資產這個方向比較看好。而且他認為,合成資產有真實的落地場景,有現實的意義和價值。很多人想交易一只美股股票,但他們沒有美國股市賬戶,如果把這個股票映射到鏈上,就可以通過買賣這個映射的股票指數從而完成對這支股票的投資。
在他看來DAI的價值遠遠高于現在的USDT,雖然它的應用沒有USDT廣,但USDT存在單點風險,因為它是中心化機構發行的,它隨時可能被FBI或者SEC調查,他們有管理權限來凍結用戶手中的資產。而鏈上的指數,這種資產是無法被凍的。他比較看好這樣的區塊鏈業務場景。
所以對于當下火熱的NFT賽道,長鋏認為有泡沫,有炒作,但卻為新型的版權或者說數字資產的上鏈提供了一種思路,至少讓很多原來不是屬于區塊鏈這個圈子的人開始關注這個領域。他對行業未來有著無限的樂觀態度。
拋開歷史包袱,用“高速低費”的應用鏈實現資產上鏈
比原鏈1.0是多元比特資產的交互協議,共識機制選擇PoW算法。3月18日,比原鏈宣布將啟動2.0時代,主側合一,轉型PoS共識,將之前的一主一側的架構合并為一條全新的、統一的、PoS共識的新比原鏈。
在共識機制的徹底改變背后,長鋏認為每條鏈都會踩一些坑,這些坑有些無可避免。他分享道:”我們一直看好資產上鏈,而現在,包括DeFi的興起,穩定幣的興起,NFT的興起,這跟我們過去的判斷基本是一致的。比原鏈已經運行三年多了,我們踩的坑在哪里呢?在技術架構上,這是有歷史背景的。2019年我們啟動比原鏈,那時本能反應就是要做一條基礎鏈,我們基于最樸素的想法,因為PoW是最去中心化的共識,像比特幣,這種數字貨幣最好的模式就是采用PoW。在當時我們對未來鏈上能做什么這個事情還不是很清楚的情況下,行業里面的認知肯定是PoW。現在我們明白了一件事情,沒必要做一條像比特幣,或者像以太坊這樣的一條基礎鏈,我們把目標降低一點,做業務鏈,做應用型的公鏈,做一條專門針對DeFi,或者說資產上鏈,或者說資產映射生成合成資產這樣一個場景的應用鏈。”
對于曾經的“不可能三角”理論,定位將比原鏈做應用鏈的長鋏現在看來,如果一條鏈必須是高速低費的,不可能三角中的去中心化不是考慮的第一原則,安全和效率才是。
“比原鏈2.0,我們并不掩飾去中心化程度肯定不如PoW鏈,但在安全和效率這個事情上可以做到極致。可以讓DeFi的應用更有效率,也更安全。”正因為有了一個全新的定位,比原鏈的架構就要跟過去的架構有很大的不同。
問及“為什么比原鏈會在這個時候考慮把升級到2.0”的問題,長鋏認為:“過去一年,基于一主一側的架構,我們在側鏈Vapor上上線了幾個DeFi協議,比如,磁力協議、超導協議、借貸協議。我們把它們叫做MOV協議簇。通過這一年的實踐,我們發現了部分問題。首先,一主一側的架構有兩個問題。第一,經濟模型上有缺陷。主鏈因為是PoW挖礦,每年要產出8000萬枚BTM,這就造成了巨大的市場拋壓。就是說,90%的成本都花在PoW鏈上,但我們所有的應用幾乎都跑在側鏈上,那么PoW對我們的價值不是那么大。其次,如果主側合一的話架構就會非常簡潔。比如,現在比原用戶打開Bycoin錢包會比較困惑,因為主界面是主鏈錢包,另外還有一個側鏈錢包。主側架構合二為一后,就會有統一的界面。”
長鋏《屠龍之技》小說里,算力即權力。誠然,選擇PoW有其歷史背景,也是曾經絕大多數行業從業者的共識。現在成了歷史包袱。升級至2.0是趨勢使然。
以太坊又何嘗不是呢?從Pow轉到PoS,不同在于,比原鏈中間有一個過度階段,主側一體。大家都經歷了這樣一個認知的升級。
暫不考慮退休,未來還可能寫科幻小說
長鋏的業余愛好是跋山涉水,親近自然。他有時會專門跑很遠去看一棵古樹名木,古樹給他帶來的啟迪和放松遠大于任何一種娛樂消費的快樂。他坦言看到古樹更讓他對長期主義有著篤定的信念,而對于他現在創業所在的城市——杭州,同樣是長期主義的樂土。他認為杭州不像北京、上海、深圳節奏那么快,很適合長期主義者在這里耕耘。杭州見證了很多傳奇的項目,比如以太坊,分布式創始人沈波當年帶著V神在杭州路演,長鋏也在場。當時,巴比特的辦公室很小,咕嚕就在巴比特的小辦公室里翻譯以太坊的白皮書,“Ethereum”翻譯做“以太坊”,“坊”字就和杭州有著深刻的淵源。杭州有清河坊,河坊街,咕嚕在浙大讀書耳濡目染,“以太坊”有著濃濃的杭州味。
的確,杭州沒有北京和深圳節奏快,給創業者更多的空間和時間。而長鋏,在面對很多從業者選擇退隱后,他目前并沒有這方面的打算。“至少巴比特或者比原鏈,它們70%-80%實現了我的愿景,我才會想到退出。巴比特想做區塊鏈的普及,現在看來區塊鏈遠遠不是主流。業界也沒有創造出主流的商業模式,現實經濟融入區塊鏈這個事情也還遠遠不夠。比原鏈的愿景是要做一條實現資產上鏈的應用鏈,那意味著要有各種各樣的現實資產通過映射的方式上到比原鏈上,現在這個愿景也遠遠沒有實現。所以,目前我沒有想過退休這個事情。”
如果有一天區塊鏈像現在的互聯網一樣,隨處可及,或許科幻小說界又多一位天才。而區塊鏈走向大眾,也是當前眾多從業者的心聲和目標。
本文系系列采訪文章。
關于
是Cointelegraph中文發起的針對行業影響力人物TOP100的采訪欄目,選取區塊鏈細分賽道的領軍人物,關注他們對于整個行業的影響和貢獻,真實客觀地追蹤、探索他們背后的價值邏輯以及對未來趨勢的判斷和預測。“對話TOP100”,發現、探索、報道區塊鏈行業價值。
關于長鋏
巴比特/比原鏈創始人,知名科幻作家,區塊鏈理論研究者,區塊鏈“不可能三角”理念提出者,出版有國內第一本比特幣專著《比特幣:一個真實而虛幻的金融世界》、《區塊鏈:從數字貨幣到信用社會》以及科幻小說集《星際掠食》等,曾獲2006、2007、2008中國科幻小說最高獎“銀河獎”。
在過去幾天中,以太坊的價格一直在上漲,而在稍早時候已經觸及到了2,000美元大關,然后再次跌破,又再度拉回.
1900/1/1 0:00:00目錄一覽 問題一:什么是非同質化代幣?問題二:NFT有哪些特點?問題三:為什么要擁有NFT?問題四:如何購買NFT?問題五:如何參與NFT流動性挖礦?問題六:如何確定購買的NFT是真品?問題七:.
1900/1/1 0:00:00原文標題:《Glassnode丨大部分用戶仍在持續買入BTC?》隨著長期持有者大幅放緩賣出,比特幣的價格持續在5萬美金以上,新的持有人群也出現了.
1900/1/1 0:00:003月28日-3月30日,由CandaqFintechGroup與鏈讀主辦的CandaqTopVoiceOpenDays在杭州舉辦.
1900/1/1 0:00:00上個月Gitcoin推出第9輪捐贈活動,其籌資規模創造了歷史之最,超過12000名捐贈者向812個不同項目捐贈了138萬美元,反映出加密用戶對新興項目的高度熱情.
1900/1/1 0:00:00撰文:KyleChayka,《紐約客》專欄作者??編譯:LeoYoung去年十月,昵稱為「Beeple」的數字藝術家MikeWinkelmann注意到,在他的網絡圈子里.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