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Will、肖小跑
?Web3世界的“阿喀琉斯之踵”
電影《無間道》中,劉德華是打入警司內部、為幫派傳遞內幕消息的黑幫棟梁;梁朝偉是潛入幫派中的警校生。一個壞臥底和一個好臥底,兩人的真實身份都被抹得干干凈凈,沒有任何文件、記錄能證明真身。對于臥底警察梁朝偉,世界上唯一能證明自己初始“靈魂”的,只有黃Sir——他的直屬上司。
而當黃Sir從房頂上落到汽車頂上,血漿四濺那一剎那,這唯一的“社會關系”也消失了,梁朝偉老師的“靈魂”就這樣人間蒸發,陷入了萬劫不復。
現在換個場景:梁朝偉老師來到了區塊鏈中的虛擬世界,他留在區塊鏈中的所有痕跡——數字資產、NFT、社交網絡、警校證書——都被綁定在一枚私鑰上。如果唯一的私鑰不見了,梁朝偉老師一樣會在區塊鏈網絡上變成“透明人”,丟失“靈魂”嗎?他有機會依靠虛擬世界中的“社會關系”來恢復自己的身份嗎?
到目前為止,答案是很抱歉,梁朝偉老師大概率會落得和現實世界中同樣的結局。在當下的區塊鏈世界中,私鑰就是一切,沒有了私鑰,我們在區塊鏈世界中創造的、擁有的一切都無法挽回,沒有客服中心幫您恢復私鑰,也沒有黃Sir幫你作證。
這是我們寄予厚望的區塊鏈、Web3世界的阿喀琉斯之踵:我們有了可以無限輸入輸出的“信息互聯網”,也有了可以承載“資產”、實現價值流轉的區塊鏈;而我們的靈魂、身份、信用和社會關系呢?卻依然無處安放。
Coinbase CEO評論“質押監管傳言”后cbETH出現負溢價:2月9日消息,數據顯示,在Coinbase首席執行官Brian Armstrong今日早間發布推文后,Coinbase推出的以太坊流動性質押代幣cbETH較ETH出現負溢價,圖表中顯示的負溢價率約為0.56%。
此前金色財經報道,Coinbase首席執行官在推文中表示,聽到有傳言稱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希望禁止美國零售客戶參與加密貨幣質押。希望情況不是這樣,因為如果允許這種情況發生,對美國來說將是一條可怕的道路。[2023/2/9 11:56:24]
“靈魂綁定代幣”概念的出現,讓我們開始有了答案。眼前的Web3藍圖中,開始呈現清晰的層次——我們需要“信息互聯網”、“契約互聯網”、和“身份互聯網”這三根擎天巨柱,才能共同撐起一個完整、可行的“WebIII”。
當下的Web3:沒有“身份”的“契約互聯網”
以太坊自誕生起,就帶著“世界的計算機”的使命和光環。可如今的以太坊,卻飽受“過度金融化”的詬病,迄今為止,其最主要的功能依然只是金融和資產交易,這讓“世界計算機”的定位越來越尷尬:一個只有“地址”沒有“身份”、純契約化、智能合約化的區塊鏈體系,無法支撐起一個有效、豐富、社會化形態的應用構建——已經慢慢成為共識。
Qitmeer Network Staking贖回驗證通道已開啟:10月30日消息,Qitmeer Network Staking贖回驗證通道已正式開啟,質押用戶需要盡快確認資產贖回賬戶以及資產數額。Qitmeer Network將于2022年11月21日正式開啟資產贖回通道,用戶需在此之前完成所有信息確認和驗證,若未在規定期限內提交正確的信息而造成的一切損失需由自己承擔。[2022/10/30 11:57:29]
電影《分裂》中,擁有23種人格的凱文,在時尚設計師Barry、強迫癥控制狂Dennis、保守的信教婦女Patricia、淘氣未成年人之間來回游走——在現實世界中,你需要患上嚴重的人格分裂癥才可體驗;而在只有“地址”沒有“身份”的虛擬世界中,任何正常人都可以做到。
比如女巫攻擊,一個人可以通過無數“地址”去做同一件事,破壞規則。再如“隱性的中心化”,如果一個人可以掌握無數地址和資產,那他/她就是“中心”——我們繞開了一個顯性的中心政府,卻迎來了在背后控制一切的隱形操控者。在沒有“身份”的世界里,“去中心化”似乎是個偽命題。
在現實世界,我們生活在“身份”如空氣和水的環境里,完全無感它帶來的便利;而在沒有身份的區塊鏈世界中,一切變得既透明又隱匿,污濁混亂橫行無阻。我們必須依靠建立數字世界中的“身份體系”,才能完成數字世界的“自由進化論”——從家犬般的“消極自由”,到鴕鳥般的“放任自由”,再到蟻群般“有約束的自由”。
Safe將于今日開始進行以太坊主網交易服務遷移:10月24日消息,數字資產管理平臺Safe(原Gnosis Safe)宣布,在遷移到safe.global之前,將于今日15:00開始以太坊主網上的交易服務遷移,預計將停機2-3小時。[2022/10/24 16:36:58]
但是問題來了:區塊鏈世界中的“身份”,應該以什么姿態出現呢?
區塊鏈世界中的“契約身份”和“關系身份”
英國古代法學家梅因在150多年前曾提出論斷:人類社會所有進步,到此為止,都是從“身份”到“契約”的運動。并且意識到,人的“身份”有兩個來源:一個源于與他人的“社會關系”,另一個源于“契約的執行”。梅因之所以倡導“從身份到契約的進步”,是因為150年前的現實社會中,人們最缺乏的是“契約身份”,導致人們無法實現大規模協作;而150年后的區塊鏈世界中,缺少的卻恰恰是“關系身份”——現實世界中的社會關系在區塊鏈上的映射,才會出現一系列新的問題。
區塊鏈內生的“契約身份”是只能通過智能合約的執行而得到、也只能通過智能合約去改變的“狀態身份”——在區塊鏈中的表現即為“資產”。雖然在這個“純計算性”的體系中,“契約化”被推到了極致,產生了超高的效能,但由于僅僅存在這一種“契約身份”,其缺陷也清晰可見——應用場景狹窄,“過度金融化”也就不可避免。
Revuto將通過NFT技術提供終身Netflix和Spotify會員資格:金色財經報道,Web3訂閱和票務解決方案提供商Revuto宣布為Netflix和Spotify提供一種新穎的訂閱模式,即采用非同質化代幣(NFT)解決方案。Revuto表示,它將通過其Revolution NFT為Netflix和Spotify提供終身數字訂閱。共有10,000名用戶將有資格獲得這種獨特的訂閱模式。(Cointelegraph)[2022/7/9 2:01:40]
那么,現實世界映射進區塊鏈世界的“關系身份”又是什么呢?
Vitalik、GlenWeyl等在《去中心化社會:尋找Web3的靈魂》一文中提出的“靈魂綁定代幣”是一種可能的設想,也是目前Web3領域最實際可行的解決方案——當你把現實世界中,由于社會關系而締結的“契約”,如工作經歷、畢業證書等等映射成“SBT”,在鏈上跟自己綁定,“關系身份”的巨大威力便開始展現:它可以被別人頒發——對方通過向你發行SBT的行為確認了“關系”,也可以通過“撤回”或者“改變”來修改你的“狀態/身份”,還可以通過驗證同你之間的“關系”來恢復。
有了基于社會關系的身份,Web3世界中的“阿喀琉斯之踵”似乎不攻自破,不僅可以抵抗女巫攻擊,連至今無人能解的“鏈上無抵押借貸”,也有了一絲實現的曙光。
美國SEC啟動對加密交易所內幕交易的調查:金色財經報道,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 (SEC) 已開始調查加密貨幣交易所是否有足夠的保護措施防止內幕交易,該消息援引一位直接了解調查的消息人士的話稱。消息人士稱,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已致函一家大型加密貨幣交易所,詢問其針對內幕交易采取的保護措施。此次調查還旨在涵蓋其他交易所。據報道,這封信是在上個月Terra 的 UST 穩定幣和相關的 LUNA 代幣崩盤后發送的。此外,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還在調查UST 和 LUNA 背后的公司 Terraform Labs 在其加密貨幣營銷方面是否違反了美國法律。(Coindesk)[2022/6/15 4:27:26]
因此,我們在數字世界中的“完整狀態”,應該包括“信息”、“資產”、和“關系”——缺少任何一個都是不完整的。于是,一張“WebIII施工圖”便清晰浮現——只有把“社會關系”也引入到web3世界中,才能構成一個完整的去中心化社會形態。
我們需要在“信息互聯網”和區塊鏈的“契約互聯網”之上,再搭建一層能完美承接150年前梅因“社會關系”的基礎設施——“身份互聯網”。
即將到來的“WebIII”:“信息互聯網”+“契約互聯網”+“身份互聯網”
我們寄予厚望的Web3世界,應該是一個有可以無限輸入輸出的“信息互聯網”,有可以承載“資產”、實現價值流轉的“契約互聯網”,和能夠安放我們的靈魂、身份、信用和社會關系,解決“我是誰、我擁有什么”的“身份互聯網”。
有了這三根擎天巨柱,才能共同撐起“WebIII”。
建立在互聯網之上的“信息網絡”是一切的基礎。而以太坊是一個強大的世界狀態機,能夠同步所有智能合約的執行,因此完全可以獨立勝任“契約互聯網”的構建。但是“身份互聯網”該如何實現呢?互聯網和以太坊能滿足現代社會一個人同時擁有多重“狀態身份”、又能安全、獨立持有“資產”的情景嗎?區塊鏈基礎設施是否能夠承載“WebIII”這三根“大柱子”?
答案大概率是否定的。由于“身份”和“契約”在底層技術實現邏輯上大不相同,這些差異不僅僅存在于概念或認知上,更存在與技術、算法、結構層面上。“身份互聯網”的實現,若要覆蓋所有社會關系領域,將是個浩大工程。SBT是在現有體系下的一個重要實現手段,其代表的“狀態身份”必然來自于現實世界的社會關系——這需要通過技術手段在安全、完整、保證隱私的前提下映射到區塊鏈中,絕不是發一個“token”這么簡單。
因此,“去中心化社會”若想達到能承載現實世界的社會關系、數據治理、隱私保護、權益分配等等復雜結構,“身份互聯網”應該是一層獨立的“身份網絡”體系,一個全新的的基礎設施層。
如果繼續開腦洞,它甚至可以依靠從以太坊網絡中的“資產層”獨立出“狀態/身份層”、構建出“以太坊3.0”來實現。“狀態/身份層”可以“分叉”擴展出多個平行宇宙,同時“資產層”維持不變,既保持和現實世界資產形態的映射關系,又可以被兩個平行宇宙中的智能合約分別接受——達到和現實世界一致的效果。
“WebIII”不是一個完美世界——“中心化”依然不可或缺
加密世界之所以“過度金融化”頻發,除了沒有“身份狀態層”,還因缺乏一味關鍵因素——一個安全、透明化、純算法化、只記錄地址和交易事實,不跟交易者產生任何“關系”的“第三方”。擁有一個能向你發行和確認“社會關系”的第三方,是去中心化社會建設中不可缺少的一片拼圖。
當此“第三方”平臺足夠大,它不僅對DeSoc中的每個聲譽體系、每片關系網絡的建立起到關鍵貢獻,自己也將是整個體系的受益者:一個公開的“關系狀態”,可以讓網絡中四通八達的關系節點互為參考,當一個網絡中交織的綜合因素越多、容納的“關系”越豐富,整個社會對于“關系”這件事也會更加看重——一個“你好我好大家好”、互相增信的網絡可期,信用貸款、分期付款、資產按揭的各種金融工具就有了搭建的基礎。
可這樣不是又把“中心化”引入“去中心化社會”中了嗎?
雖然當“身份互聯網”的時代到來,“第三方”的概念雖然會逐漸向今天“Web2大平臺”的形態靠攏,但它依然是搭建在開放式、計算性的體系上,透明的、沒有黑箱的“第三方”——我們在Web2巨頭構建的“藍藥丸”虛幻美好世界,和加密朋克無限自由的“紅藥丸”極端堅持中,應該有“綠藥丸”溫和劑量的選擇。
在“WebIII”社會,我們需要的是蟻群般“有約束的自由”。
結論
去中心化社會理念的實現,需要搭建一個新的基礎設施“身份層”,需要能夠同時承載“WebIII”的三根支柱——“信息網絡”、“資產網絡”和“身份網絡”。
然而,在公有鏈上實現和現實世界的“映射關系”,這件事的難度做過嘗試的人都知道——“鏈圈”先烈們的尸體至今還漂在現實虛擬交界的“數字弱水河”之上,若隱若現。
從契約自由、到《激進市場》、再到SBT和去中心化社會,既然“身份”和“契約”這兩條串起人類社會一切活動和發展的紐帶,早在150年前梅因的大腦中便已出現,我們有充分理由相信:“契約互聯網”和“身份互聯網”支撐起的“WebIII”和DeSoc的實現,只是一個時間的問題——早一步可能成為先烈,晚一步會被時代巨輪無情碾過。
近日,不少資質不佳的NFT平臺因運營不善而關停,亦有部分大廠經營的NFT平臺因為業務調整而選擇停止運營.
1900/1/1 0:00:00Web3、NFT與實體產業說到Web3或NFT,大多數時候第一感覺是數字的、虛擬的,因為這些詞源自技術并且跟數字科技有天然的匹配關系.
1900/1/1 0:00:00BendDAO是一個NFT借貸協議。?上周末,對壞賬的擔憂讓BendDAO陷入鏈上擠兌風險之中,其儲備一度從約18,000WETH降至不到15WETH.
1900/1/1 0:00:00理性對待DAO,避免陷入DAO的效率陷阱和漏洞。原文標題:《DAOrayaki|引起DAO效率低下的陷阱和待考慮因素》 撰文:Ouija 編譯:Dewei DAO效率低下背景 DAO通過激勵用戶.
1900/1/1 0:00:001.金色觀察|Tornado被中心化審查這些解決方案可繞開眾所周知,美國財政部近日制裁了TornadoCash及其相關地址,Aave等一些DeFi項目也阻止相關地址訪問.
1900/1/1 0:00:00元宇宙曾被寄予眾望,如今卻即將走向落幕,難道它真的要涼透了? 來源:雷科技互聯網組 編輯:我不是奧特曼_ 去年,大家聽到最多的一個新名詞,必然是「元宇宙」.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