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我們攜手推動太空技術的和平利用,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讓我們張開雙臂,擁抱同一太空、同一夢想,迎接世界和平與發展的新時代!”
2019年11月18日,在珠海舉行的“2019太空技術和平利用國際研討會”上,國際和平聯盟執行主席王天怡博士發出呼吁。來自中國、美國、俄羅斯等國的宇航員、科學家、企業家以及教育專家、金融專家等各界人士共同見證了此一國際太空合作盛事。
太空技術被譽為科技群山之巔的珠穆朗瑪峰。國際宇航聯合會、國際宇航科學院、國際空間法學會、太空探索者協會以及美國航天基金會等國際知名宇航機構,與中國宇航學會、中國高科技產業化研究會和國際和平聯盟攜手推動本次大會。
大會秉持共建、共享、共贏的理念,交流太空技術和平利用的經驗,探討太空技術的創新應用,謀劃產業轉化、教育深化,搭建航天多邊合作的全球平臺,打造國際航天技術對接的橋梁。
2019年9月25日,在哈薩克斯坦的拜科努爾發射場,阿聯酋宇航員哈扎·曼蘇里、俄羅斯航天員奧列格·斯克里波奇卡和美國宇航員杰茜卡·邁爾準備搭乘飛船前往國際空間站
在太空可以看到長城嗎?凝望太空中的地球,你的“世界觀”將發生驚人的改變
1985年,太空探索者協會成立,會員均為已執行過載人航天飛行任務的航天員,目前由來自30多個國家的近400名航天員組成,是國際上規模最大的航天員組織。
“我們雖然沒有共同的語言,卻有共同的目標,那就是探索太空并將技術成果應用于‘同一個地球’。”太空探索者協會執行理事長安迪·特納奇曾如是說。
如果你還不是太空探索者協會的會員,如果你還沒有機會在太空中翱翔,沒有關系,在本次大會上,安迪·特納奇將協會成員如何看待地球家園的全新的、獨特的視角展現給了人類。
淘票票APP將于今天推出《流浪地球》系列數字藏品:2月28日,淘票票APP 將于今天12:00、14:00 推出《流浪地球》系列數字藏品,獲得的數字藏品將會同步展示在支付寶小程序鯨探。本次共將推出6款作品,每款作品4000份。[2022/2/28 10:20:10]
1968年,安迪·特納奇的朋友比爾作為阿波羅8號的宇航員執行登月任務,第一次從地外天體回望地球,拍攝了“地球升起”的照片。
旅行的確會改變人們對自己家園的認知。
一名美國宇航員曾說,我看到一條長河從一個國家蜿蜒到另外一個國家,我看到巨大的森林,它們在大陸上不斷綿延,我也看到海岸線接觸到了不同的大洲,我想到兩個詞,一個是共同點,一個是互相依存性,我們確實是同一個世界的居民。
另一名俄羅斯宇航員說,我在跑步機上鍛煉,左邊我看到了地球的魅影,右邊我也看到了地球的倩影,我特別喜歡在軌道上跑步鍛煉,我一次跑步就可以繞地球一圈。
還有一名墨西哥宇航員說,從太空回望地球,我感到自己只是數十億居民中的一員而已。毫無疑問,我感覺我們會去重新審視自己在地球上的位置,我們的生命無比短暫,我們要更好地享受我們的生命。
在太空中,你做的夢或許常常都是關于地球的,那就是你的家園。
中國國家航天局首任局長劉紀原剛剛卸任國際宇航科學院副主席。他說,來自世界各地宇航領域的同行共商太空技術和平利用、太空國際合作發展的大計,說明分享對于浩瀚星空的認識和探索宇宙奧秘的經驗,是人類共同的追求,將促進人類更好地利用和維護我們共同的地球家園和太空世界,推動空間科學、空間技術、空間應用全面發展,為增進人類福祉作出更大貢獻。
國際宇航聯合會執行主任克里斯蒂安·費施廷格認為,國際宇航聯合會的實踐證明,人類可以跨越種族等障礙,作為同一個世界,實現同一個夢想,完成同一個使命;太空技術和平利用,服務社會經濟發展,完全符合國際宇航聯合會的使命和宗旨。
Chia project創始人:Chia網絡空間存儲容量將在兩月內超過地球總存儲容量:5月8日消息,Chia project創始人Bram Cohen發推表示,依據Chia迄今為止網絡空間增長速度來看,它將在兩個月內超過地球的總存儲容量。[2021/5/8 21:37:20]
“同一個太空,同一個家園”。這是本次國際宇航盛會的口號。它也生動體現和說明,持久和平與共同繁榮的“太空探索”,正在成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全新動力。
一位宇航員說,在太空軌道的第一天,我們都會看自己的國家;第三天、第四天,我們會關注我們所在的大洲;到第五天,我們會真正看到同一個地球。其實,這并不僅僅是個人視角的改變。
地月空間經濟區:并非遙不可及的故事詮釋太空經濟的夢想
太空技術超越國界,注目高新“邊疆”,卻又觸手可及。
小到方便面、冰淇淋、微波爐、信用卡,大到電視轉播、互聯網等等,都來自太空技術。太空技術還在健康、教育以及工、農、林、環保和災害防御等各個領域得到廣泛應用。這是一個名副其實的太空經濟產業鏈。
中國科學院院士、國際宇航科學院院士包為民,對于發展高可靠低成本進出空間技術、迎接太空經濟時代,有著自己獨特的見解。
隨著航天技術的發展,大規模空間系統建設進入新時代。包為民舉例說,人類步行每小時五六公里,高鐵每小時約300公里,飛機每小時約700公里,而航天技術可以助推人類1小時到達全球,極大滿足日益增長的出行需求。
要實現航天運輸系統的高可靠和低成本,其共性技術包括重復使用技術、智能化技術、模塊化技術以及標準化技術。其最終的目標則是打造航班化的運輸系統,包括1小時全球到達的運輸系統和天地往返運輸系統等等。如果能像飛機一樣實現重復性航班化運營,就可以從根本上解決航天運輸一次性使用帶來的昂貴費用問題。
動態 | 中科院發布地球大數據報告,采用區塊鏈等技術方法系統分析典型案例:中科院27日在京召開發布會,正式發布由中科院組織編寫的《地球大數據支撐可持續發展目標報告》。報告采用多源數據采集、云數據分析、人工智能和區塊鏈等技術方法,系統分析從全球到地方尺度的典型案例,構建全球和區域SDGs空間評估指標體系,動態評估相關SDGs的全球和國別進展。(人民網)[2019/9/28]
當然,發展高可靠低成本的航天運輸系統還面臨很多基礎性、技術性和運營性問題。但是,高可靠低成本航天運輸系統走向成熟的步伐一天也沒有停止,開發地月空間的可能性正日益成為現實。
按照包為民的定義,地月空間經濟區是指人類探索和開發利用地月空間資源所從事的創造性的,提供有價值和收益的研發、生產、制造、試驗以及服務活動的總稱、集合。地月空間主要包括近地空間、地球引力空間和地月空間轉移以及以此為基礎向更遙遠的深空拓展等任務范圍。在近地空間,我們將全面開展空間科學、空間技術、空間應用和空間開發活動。
地月空間經濟區由航班化運輸、空間資源探索與開發、空間基礎設施建設三大體系和11個系統組成。地月空間經濟區產業可劃分為兩類:一類是主導產業,也就是直接相關的、直接涉及到空間探索、開發利用的產業,它可進一步細分為17個子產業;第二類是拓展產業,也即拓展出來的其他服務行業。
包為民團隊推算,到2030年、2040年、2050年,地月空間經濟區總產值將分別達到人民幣5萬億元、19萬億元、93萬億元。地月空間經濟區的發展不但能夠直接產生巨大的經濟效益,而且還會帶動陸地經濟和海洋經濟的發展,進而包括陸地經濟、海洋經濟和地月經濟整個經濟系統的協調發展,的確具有超乎想象的發展空間。
不斷進步的技術,為地月空間經濟區以及更廣意義上的太空經濟奠定日益堅實的基礎。或許在你不經意之間,人類已然迎來大規模進出空間和大規模開發太空的新時代。
聲音 | Joseph Young:今天比特幣正在融化地球:加密貨幣分析師Joseph Young今日凌晨發推:
2016年,比特幣是罪犯的錢;
2017年,比特幣價格之高,令人咂舌;
2018年,比特幣價格之低,奄奄一息;
今天,比特幣正在融化地球。
接下來是什么?
根據一份發表在“自然氣候變化”雜志上的美國研究報告,對比特幣的需求可能會加劇全球變暖,因為數字貨幣需要大量的能源來生產。Young此條推文疑似回應此條消息。[2018/10/30]
生命、健康、互聯……太空技術和平利用始終托舉永恒的人文關懷
作為中國首位進入太空的航天員,中國載人航天工程副總設計師楊利偉感慨良多:載人航天飛行是人類文明向地外拓展的偉大事業,載人航天技術的不斷創新,對人類社會產生了積極深遠的影響。
在進入太空的征程中,為了保障航天員在惡劣環境下健康生活,航天醫學應運而生,也進一步帶動了人類健康事業的不斷發展。
來自英國科學與技術設施理事會的芭芭拉·吉內利博士認為,太空技術在健康醫療領域的應用、在應對人口老齡化等社會領域的應用,必將進一步提升人類福祉。
太空環境為了解人體在空間環境中的反應,從而不斷深化對生命過程的理解,提供了全新的視角,也可望帶來全新的科研成果、生產工藝和生產流程。
太空也是技術創新的寶庫。高可靠、投入產出比優等特性,設備和器材質量小、能耗低、便于安全操作、維修,甚至容許長期無人值守、監護等技術特點,使得太空解決方案很容易進行地面的產業應用轉化。
芭芭拉·吉內利展示了一個小型3D成像儀,可深入人體消化道進行三維成像,為醫療決策提供更全面、充分的信息,幫助醫生進行更準確的診斷。
人體在太空中的應急反應實際上類似地球上的身體衰老。在地面上人類自然衰老,但人體進入太空后,衰老進程加速。了解人體在太空衰老的過程,使我們模擬出地面衰老的機制,從而找到應對之道。為航天員開發的抗衰老策略完全可以應用于地面老齡人口。
學者:開采比特幣會“吃掉” 地球上0.5%的電力:據俄羅斯衛星通訊社報道,研究人員在《Joule》雜志發表文章稱,今天全世界所發的大約0.5%的電力都被用到貨幣農場和開采他類型的虛擬貨幣,這相當于一個歐洲小國的能源預算。荷蘭普華永道試驗中心經濟學家Alex de Vries表示,即便是0.5%也是一個非常令人震驚的數字。如果比特幣的價格繼續上漲的話,那么電費開支很容易上升到5%,這非常不利于世界經濟。[2018/5/17]
芭芭拉·吉內利舉例說,長期的太空生活導致骨密度、肌肉密度下降,所以航天員膳食富含可以維持其肌肉和骨密度的成分;人體由于太空失重需要應對扭轉和彎曲的骨骼的刺激,這就要求為他們設計抗衰老的鍛煉方式;等等。類似的膳食和鍛煉設計對于抗衰老、老年康復等很有價值。
宇航員生活在隔絕環境中,且長期滯留太空,人們需要不斷嘗試新辦法,給宇航員提供健康方面的支持,相應的自動化健康監測和報告體系在預防醫學領域存在廣闊的應用場景。
太空微重力環境可以生長出更優質的蛋白質晶體,幫助人類研發出更加先進的藥物。
太空技術語境下的健康醫療行業,將更好地監測地球環境,甚至個性化利用這些技術,進一步改善人類在地球上的健康狀況。例如,運用衛星數據讓人們根據各自年齡、膚色、生活方式等等自主決定、自主管理自己接觸多少陽光照射。
患者可以通過遠程醫療系統在本地醫院接受治療,甚至手術。
在本次大會上,國際宇航科學院研究中心發布了“空間生命基礎醫學研究態勢及前沿熱點”報告。中國宇航學會副理事長王一然介紹,空間生命基礎醫學研究已經形成了以心血管系統、神經系統、基因與分子生物學、新陳代謝、肌肉系統、骨骼系統、免疫系統等7個研究群落。一系列前沿課題和熱點研究讓我們洞悉太空技術在生命、健康等領域大規模應用的未來。
作為“太空企業”的代表,一網公司首席執行官阿德里安·斯特克爾則更為關注尚未享受互聯網服務的數十億人和數以百萬計的學校,希望利用近地軌道衛星建立低成本、高速度、高可靠、低延遲并真正全球覆蓋的網絡通訊。
憑借其先進的衛星發射技術,一網公司第一階段衛星可望在2021年部署完成,開始全球服務。此后,該公司將繼續增加其通信容量。為每一處、每一個人提供互聯網連接,從而創造巨大的經濟價值和社會效益。
“同一個世界,同一個網絡”,這不過是太空技術和平利用的諸多夢想之一。它的確正在地平線上冉冉升起。新技術、新產業、新合作——和平利用太空技術造福人類的更多夢想,同樣必將結出更為豐碩的果實。
建設和平與開放的太空:用太空法治護航新時代國際太空合作
當你還在熱議“垃圾分類”的時候,“垃圾”已經沖出地球、走向宇宙;相應地,另一些人不得不開始討論一個似乎有點“不接地氣”的話題:簽署國際太空垃圾協議。
太空垃圾對于低軌衛星形成巨大威脅。衛星遭遇太空垃圾產生的爆炸,可能對地球造成災難性影響。
當然,類似需要簽署國際太空協議的清單還很長。
當斯特克爾雄心勃勃地準備在2021年啟航其“同一個世界,同一個網絡”的夢想時,他首先將面臨一個技術含量同樣不低的“非技術性問題”:如何處理好技術上可以實現的全球覆蓋與尊重各國主權和地方自主權利的關系。
太空需要和平利用、共建共享,相應地,太空更呼喚著法治。
隨著技術不斷進步,經濟不斷發展,太空探索也變得日益復雜。新時代的空間法治將何去何從?國際空間法學會主席凱-烏威·施羅格帶來了他的思考和答案。
凱-烏威·施羅格認為,空間法學、空間監管并不是要給空間活動制造麻煩、設置障礙,正好相反,是為了進一步鼓勵空間活動,為空間活動提供有序、和平、公正發展的規范和框架。
2017年,《外層空間條約》簽署50周年。這一國際法律文件為外太空探索以及和平利用外太空提供了穩定秩序,其本身內容和立法原則值得各國政府、企業以及進行太空探索的其他機構等所有外太空相關方倍加珍惜。
凱-烏威·施羅格對太空法治現在和未來面臨的挑戰也進行了分析。
一是如何維護外太空和平。和平從來不會自然發生,而沒有外太空和平,太空活動就不可能正常進行。
二是如何提供完善的監管框架。今天,包括各類商業機構甚至個人在內的太空探索活動主體已經空前擴大,各國政府需要秉持公正原則進行有效監管。
三是如何服務人類的總體利益。當我們關注外太空潛在的經濟利益時,不應忘記外太空屬于全人類,任何國家,無論其經濟發展狀況如何,都有權利平等分享太空以及太空帶來的“紅利”。
此外,人類還面臨太空環境、太空交通等一系列技術性、規制性挑戰。
60年前,聯合國和平利用外層空間委員會建立,旨在制定和平利用外空的原則和規章,促進各國在和平利用外空領域的合作,研究與探索和利用外空有關的科技問題和可能產生的法律問題。
迄今為止,外空委已擬訂了三項宣言、三套原則和五個國際公約,均已提交聯合國大會審議通過。國際太空法治仍然需要進一步加強聯合國及其相關機構的作用,使之成為太空立法、監管等領域權威、統一的平臺,進一步制定、完善太空法律以及太空監管規則,從而造福相關各方。
關于未來太空法治建設,凱-烏威·施羅格提出了一系列建議。
一是必須保證透明,建立人們對外太空和平利用的信心。太空對于經濟發展、各國國家安全、人類整體安全日益重要。外太空威脅特別是外太空軍事化問題令人擔憂。堅持透明、共建信心需要世界各國共同努力。
二是要改變思維方式。太空立法和監管政策不僅要針對太空現狀以及太空參與者現狀,更要考慮如何管理未來的太空活動,實現可持續發展。
三是針對新興太空經濟,建立可預見的、公平合理的監管框架。
11月5日,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出席第二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開幕式時發表題為《開放合作命運與共》的主旨演講,強調各國要以更加開放的心態和舉措,共建開放合作、開放創新、開放共享的世界經濟,重申中國開放的大門只會越開越大,中國堅持以開放促改革、促發展、促創新,持續推進更高水平的對外開放。
法治護航的太空,才可能是和平與開放的太空。
國家航天局副局長田玉龍說,開放合作、團結起來,共同應對世界航天發展的新挑戰,共同開創世界航天發展的新時代,正是國際宇航界對于習近平主席重要倡議的最好踐行。
記者|劉明《環球》雜志
本文轉載自新華社客戶端,原文首發于2019年12月11日,標題為《國際太空合作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原刊于2019年12月11日《環球》雜志第25期。
懂得包容,才有胸襟容納世界,才會擁有更多的朋友即便是不喜歡,也不要去傷害對方,更不要委屈自己 有一個朋友問我,怎么樣和自己不喜歡的人交往.
1900/1/1 0:00:00對于不少門外漢來說量化交易是區塊鏈行業中最為神秘的一個領域,自上個世紀八十年代以來量化交易就成為了在全球金融市場占據主要地位的交易方式,并相繼衍生出一個龐大的金融體系.
1900/1/1 0:00:00注:原文來自BitcoinOptech在本周的比特幣技術簡報中,我們首先介紹了簡化ECDSA適配器簽名的研究工作,然后總結了常規的BitcoinCorePR評議俱樂部討論內容,最后.
1900/1/1 0:00:00來源:中國證券網 原標題:獨家|急追內地互聯網銀行香港首家虛擬銀行內地招兵買馬上證報中國證券網訊上證報獲悉,目前,首批八家香港虛擬銀行均已進入或內測或準試業階段.
1900/1/1 0:00:00每經記者:劉永生每經編輯:陳旭近幾年,區塊鏈憑借其獨有的信任傳遞機制,逐漸成為金融科技領域的熱門技術.
1900/1/1 0:00:003月30日是國際醫生節,中國紅十字基金會字節跳動醫務工作者人道救助基金發布受助者圖譜,首次對基金資助的醫務人員群體進行數據化呈現.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