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會重復,但不是簡單的重復。
2013年,余額寶誕生,當時傳統金融機構大呼“狼來了”。于阿里巴巴對余額寶的技術、用戶加持,余額寶在2018年一季度末規模達到了1.99萬億元,投資人4.8億。這一成長速度動了傳統金融的奶酪,任其發展,余額寶將成為一家大型儲蓄銀行。
隨后,監管機構連續五次調整持有或交易額度上限,從100萬元降到10萬元。受此影響,今年一季度末,余額寶規模幾近腰斬縮水至1.04萬元。但其用戶量卻攀升至5.88億,比2018年一季度末增加了1億用戶。
若不是監管,科技在與金融的競爭中已經占了上風。然而,傳統金融依然有拿手絕活——信用,這是科技企業無法比擬的。傳統金融的信用來自多方面:品牌信用、牌照信用、業務專業信用、國家賦予的信用等。余額寶之所以被限制,本質是監管部門無法預料任其膨脹后,是否會影響到金融穩定。說到底,是金融信用問題。于是金融機構發現,“狼”其實并沒有來,并且自己投身到金融科技的改良浪潮。
但區塊鏈的出現,讓信用有了科技的解決方案,至此科技進入金融技術的拼圖基本齊備了。
2019年Facebook推出Libra項目,傳統金融又喊出“狼來了”,這次可能是真的來了。
技術賦能金融
科技這匹“狼”和金融第一次碰撞始于上世紀70年代。
聲音 | 科達股份:旗下子公司正在探索區塊鏈在數字營銷領域應用:科達股份在互動平臺表示,一方面公司旗下子公司積極探索區塊鏈在數字營銷領域應用,另一方面,公司投資了兩個區塊鏈相關的基金進行項目孵化,短期內均不會對公司財務產生重大影響。[2019/11/14]
2016年7月,KBW納斯達克金融科技指數在美國正式發布,該指數用來追蹤那些利用高科技發行金融產品并在金融服務方面具有較強影響力的公司的表現。
這一指數有49家成份股,如果剔除掉后來用科技武裝自己的金融企業,Visa算得上是最早一家原生金融科技公司。Visa的出現背景和信息技術的發展密不可分。
1970年,Visa創始人DeeHock在特拉華州成立NationalBankAmericardInc.(NBI)。1976年BankAmericard更名為Visa。
Visa定義為支付技術公司,致力于幫助消費者、企業、銀行和政府使用數字化貨幣。其用到的技術就是當時正在茁壯成長的計算機和互聯網技術。上世紀70年代超大規模集成電路出現,計算機逐步用于商業組織;互聯網也在上世紀70年代誕生了主要的標準,跨地域高效通信成為可能。
從下圖可以看出,上世紀70年代的Visa辦公室,就是一個大機房。
動態 | Ripple在華盛頓特區開設新辦事處 致力于倡導區塊鏈與加密貨幣:據Coindesk報道,Ripple在華盛頓特區開設了一個新辦事處,以加強其對區塊鏈和加密貨幣的倡導工作。[2019/10/22]
Visa的每一步,其實都有來自傳統金融機構的反對聲音,比如網絡的安全性問題。2007年Visa推出非接觸支付VisapayWave的時候,就被質疑用戶的信息在“空氣中被泄漏”。
但信息技術帶來的效率提升著實給金融公司帶來了好處。如今,沒有哪家金融機構離得開信息技術了。即便在最不確定的投資領域,科技也越來越占上風。
眾所周知巴菲特是“股神”,但在科技加持的“大獎章”基金面前,巴菲特表現差一大截。
1988年,“大獎章”基金創始人西蒙斯網羅了一大批數學家、密碼學家和高級計算機工程師,創立了量化基金公司——文藝復興科技。
西蒙斯的頭部產品大獎章,自1989年以來其年化復合收益率高達35.6%,大幅領先同期“標普500”20個點,更領先巴菲特的伯克希爾哈撒韋。
但總的來說,在信息技術和金融結合的早期,金融業雖然對信息技術有所擔心,但總體樂見技術帶來的好處的,以計算機、互聯網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術提供大量算力成為金融公司處理復雜數據的工具。
動態 | 建行運用區塊鏈技術等金融手段化解農民工欠薪難題:據金融時報消息,建行運用區塊鏈技術等金融手段化解農民工欠薪難題。建行有關負責人表示,通過運用區塊鏈技術,連接政府部門、業主、總包企業、勞務公司、農民工和用工管理平臺,通過對全產業鏈信息進行大數據分析和模型測算,向勞務公司發放用于農民工工資的專項融資款,解決農民工工資的資金來源難題,確保‘有錢發’;并通過電子圍欄打卡等技術手段提供農民工考勤管理、用工明細等客觀數據,鎖定‘發給誰’;還將勞務公司融資款直接支付至農民工銀行卡中,實現農民工工資實名制、零拖欠和精準到賬。[2019/8/26]
金融科技在此階段主要是金融公司或者從業者推動,49家金融科技成分股,主要還是分布在傳統金融業集中的紐約州、賓州、新澤西州、伊利諾伊州等。
流量賦能
進入移動互聯網時代后,算力對金融業的加持漸漸進入尾聲。一方面,摩爾定律衰竭,但個人算力已經非常強大,科技公司可以為個人直接提供金融算力產品,用戶不需要去傳統的金融機構;另一方面,金融機構發現,在算完自己的數據、市場的數據后,更多的數據已經逐漸流向科技公司。
于是金融與科技的競合進入第二階段:科技企業用流量或者用戶數據賦能金融。2013年,天弘基金和阿里巴巴合作推出余額寶引爆這一模式。當時,筆者身處這一行業中,傳統基金公司面對互聯網“野蠻人”幾乎無力抵抗,眼睜睜看著天弘基金規模排名從倒數沖到第一。而后,基金公司開始聯合騰訊、京東、百度等各類互聯網公司,試圖實現流量和數據的導入。
聲音 | OK集團周子涵:合規顯然是區塊鏈行業必須解決的問題:OK集團行研總經理周子涵參與政法大學《數字金融:創新與監管論壇》,并進行了以《區塊鏈的金融合規挑戰及應對思路》為主題的分享,表示:區塊鏈技術天然具有金融屬性,金融但無合規,帶來了過去十年的野蠻生長。但發展到今天,隨著傳統金融機構的大面積加入以及區塊鏈應用的大眾化,合規顯然是區塊鏈行業必須解決的問題。[2019/5/15]
于是國內金融科技加速融合。因為占據流量入口和數據入口,互聯網公司此刻是甲方,因此這個階段提出“互聯網金融”的概念。
在2013年前后,互聯網金融的主要實體紛紛誕生,2012年誕生宜人貸;2013年誕生眾安保險、眾籌網;2014年誕生微信支付、微眾銀行。
資料來源:新金融在線
值得注意的是,互聯網金融階段,中國互聯網公司通過網絡效應幾乎所向披靡,僅僅網貸在2018年年初貸款余額就1.2萬億元。相比傳統金融機構,互聯網金融沒有門店成本、產品迭代快、洞察人性貪婪。
但大量風險也在累積,隨后包括股權眾籌、網絡借貸、互聯網保險都曝出風險敞口,從2015年開始暴雷不斷,直至現在。
據網貸天眼數據,從2015年開始至2019年6月25日,統計有5634個網貸平臺暴雷。
聲音 | 中國銀聯董事長邵伏軍:與中行推出的區塊鏈跨境匯款業務在推進中:據騰訊財經報道,在今日舉行的博鰲亞洲論壇2019年年會上,中國銀聯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邵伏軍表示,中國銀聯去年8月份和中國銀行推出了基于區塊鏈的跨境匯款業務,現在還在推進過程當中。[2019/3/29]
圖:網貸暴雷平臺數量統計
失聯、跑路、展期、涉嫌詐騙等等讓投資者對網貸的信任度大幅下降。
圖:網貸跑路原因統計
如今,互聯網金融平臺仍然以每周百家左右企業暴雷的速度衰落。信用在這個時候顯得尤為重要。因此互聯網金融逐步集中于在互聯網界建立了龐大信用的大企業身上。比如騰訊&微信平臺、阿里巴巴&支付寶平臺以及他們成立的微眾銀行、眾安保險等。
普通用戶這才緩過神:快速崛起的互聯網金融雖然具有高收益的產品,但也存在高的風險敞口。高風險背后則是缺乏建立信用的能力。憑借高收益帶來的用戶瞬間瓦解。
傳統金融也明白了自己的優勢,就是信用以及建立信用的路徑。它們開始再次將科技當作自己的工具,于是Fintech應運而生。
傳統銀行成立的金融科技公司
互鏈脈搏統計,順應Fintech這一潮流,國內的傳統金融機構基本都成立了金融科技子公司或者金融科技事業部門。
Fintech,金融在前,科技在后,潛臺詞是金融主導。因為金融業的靈魂——“信用”這盞神燈仍然掌握在傳統金融機構手中。傳統金融機構的信用建設經歷了數千年,形成了各項法律制度、金融制度、國家制度、企業規章制度等,為金融企業信用保駕護航。比如國際間的巴薩爾協議、FATF組織;中國制定的《商業銀行法》、《信托法》、《基金法》、《保險法》、《證券法》;央行和商業銀行的存款準備金制度、以及各個金融機構設置的風控制度等。
信用也是科技企業通向金融之路的最大門檻。支付寶、微信支付在2014到2018年,經常被監管部門指導、處罰、要求整改,本質是這些科技公司的思維是重用戶,輕風險付出的信用建設成本。
信用賦能
在金融和科技相愛相殺中,這兩個行業卻成為世界的主導者。
2018年,全球市值100強中,科技連續第二年成為前100名企業中市值最大的行業,達到了4.8萬億美元市值。排名第二的行業是金融,市值4.4萬億美元。但是金融入圍的公司數量最多,有23家。排名第三的是消費行業,市值達到了2.8萬億美元,距離第一和第二名的距離很大。
更值得注意的是,科技企業市值增幅非常快。從2009到2018年,100強中科技企業總市值增加了433%,同期金融增長222%。
2009-2018年市值100強行業增幅
國內的情況也是金融、科技占據鰲頭。截至2019年一季度末,中國企業市值500強中,銀行業市值占比最高,達18%;其次是軟件與服務占比9%。
無論中外,世界已經被金融、科技兩大產業所主導。世界是金融的,也是科技的。
然而從美國經驗來看,科技產業超越金融已經發生,Fintech正走向Techfin。
科技進入金融差解決信用這一步——科技企業的金融產品憑什么能讓用戶、監管、國家長期信任?區塊鏈出現了,金融企業的信用門檻正在崩塌。
貨幣是金融信用的集中體現,比如一個國家的金融失去信用,貨幣會貶值,這是金融危機發生國都會遇到的。2008年,中本聰公布了比特幣白皮書,人們越來越發現底層的區塊鏈技術就是一臺信任機器。比特幣通過分布式計算、共識機制、加密算法等技術建立起來的信用幾乎不亞于過去幾千年人類對貨幣信用的“終極幻想”——黃金。
但區塊鏈這個信任機器并不是幾年就能建成的,2016年到2019年年初ICO、IEO、IMO等各種亂象,非但沒有用區塊鏈建立信用,反而將區塊鏈這一技術帶到了近似“詐騙”的溝里。其原因是,一方面區塊鏈技術及配套設施不完善。這期間,區塊鏈這臺信任機器的效率不高,鏈下信息的信任無法建立;另一方面,很多打著區塊鏈名義的項目,并不是要建立信用,而是為了詐騙,甚至壓根就沒用到區塊鏈;最后,區塊鏈的配套監管制度尚不完善,即便代碼可以建立信用,但是監管區塊鏈的代碼還沒生成。
就連USDT這樣掛鉤美元的穩定幣都公開承認,只有約74%的USDT由現金及等價物支撐。
但Facebook的區塊鏈項目Libra一經推出,讓金融業為之震動:它真的用區塊鏈這臺信任機器,并且很務實的采用可靠的技術,比如一開始的使用聯盟鏈,采用BFT共識等。有人說Libra就是Q幣支付寶。從使用感受上或許如此,但這只是表象。
Libra因為使用區塊鏈,其交易不需要經過銀行等傳統金融機構的結算清算,人們對于賬簿是信任無疑的。銀行等傳統金融機構的價值徹底消失。
此外它還疊加了Facebook、Uber、booking這樣科技企業的信用;Visa、mastercard、PayPal金融科技企業的信用以及一籃子法幣的信用。成功概率大幅增加。
然而,Libra并不是結束,它只是開始。試想,我們購買保險的錢,為什么還需要保險公司提取大量費用用于維系龐大的營銷團隊;我們的貸款為什么要支付這么高的利率用于金融機構對我們的信用調查;企業上市為什么要支付那么高的投行費用、律師費、會計師費……
Techfin剛剛開始,狼真的來了。
Tags:區塊鏈ISAECHTECH開發區塊鏈數字貨幣MISAHedge Tech GovernanceXaviera Tech
公元1882年,數學家菲利克斯·克萊因提出了一種自我封閉且沒有明顯邊界的模型“克萊因瓶”。如果把克萊因瓶比做一個瓶子,那它則是一個永遠無法裝滿的瓶子.
1900/1/1 0:00:00一日過半,比特幣多空膠著戰還在保持繼續,走勢也初露鄒形,這里就給大家揭開迷霧,今日走勢向上試探12000美元時遭遇壓制,價格瞬間跌落下來,那么在12000美元就形成一道強阻線.
1900/1/1 0:00:00TST幣股鏈將于北京時間2019年6月21日20:00進行項目分析與最新進展直播,屆時,裂變錢包將于2019年6月23日18:00重磅上線,開啟社區裂變新時代,共同感受數字貨幣和股票市場的心跳.
1900/1/1 0:00:00當前眾多玩家入局穩定幣,社交巨頭facebook也即將發行libra,穩定幣未來的發展,監管,信任問題等.
1900/1/1 0:00:00下圖為BTC周線從2013至2019年長期歷史走勢,我們可以發現BTC在13年12月漲至上一輪牛市頂點1160美元,隨后幣價觸頂回落開啟上一波熊市,并在15年1月直接向下插針至最低點153美元.
1900/1/1 0:00:00五大科技巨頭,公眾更信任誰?歷經幾個月的期待和醞釀,市場終于迎來了社交媒體巨頭Facebook的加密貨幣Libra.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