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宇宙,由科幻作家Neal Stephenson于1992年在其著作《雪崩》中首次提出,是指一個脫胎于現實世界,又與現實世界平行、相互影響,并且始終在線的虛擬世界。但很長一段時間里,元宇宙只是停留在概念階段。而今年以來,Roblox、MetaApp等產品日趨火熱,也讓元宇宙這一概念進入大眾視野。
這一極具科幻感和未來感的概念激發了人們的無限想象。騰訊公司董事會主席兼首席執行官馬化騰也在去年提到了全真互聯網的概念,他認為互聯網的下一步就是虛擬世界和真實世界的大門完全敞開。一個由游戲和虛擬空間組成的經濟崛起。
關于Metaverse的概念、可能性和發展路徑,業界有許多不同的想象。5月7日,騰訊研究院舉辦了線上圓桌論壇“Metaverse:互聯網的未來是虛擬時空?”,以下是精彩觀點及圓桌回顧。
嘉賓分享精華
1.楊彥哲:從GTA到Metaverse的關鍵技術分析
Metaverse是一個預測未來的話題,我們試圖從新技術發展這個相對確定的部分入手,與大家分享我們小團隊的思考,僅供大家參考。
我們認為全真互聯網是大家都知道的全新大陸,而如何到達這個新大陸是很有挑戰和很有意義的事情。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玩過《歐陸風云》,是一個非常擬真的戰略模擬游戲,玩家模擬一個國家的君主進行戰略活動,整個游戲進程的關鍵點是歐洲人發現新大陸。有意思的是,無論模擬多少次,西班牙和葡萄牙都是先發現新大陸并且吃到第一波紅利的國家。在游戲規則里面,這兩個國家地理上距離新大陸最近,航海技術非常充足,這兩個國家先發現新大陸是有必然性的。
如果Metaverse是新大陸的話,我認為現在的游戲公司就像伊比利亞半島上的國家。根據技術成熟度、用戶匹配度這些因素,這次全真互聯網革命由游戲公司引領的可能性很高。游戲可以稱得上是時代的先鋒了,具體的引領路徑有很多,我們試著推測一下。
首先是有一個類似GTA的超3A游戲,它已經高度擬真化了,本身就是一個大世界。之后我們把這個超3A游戲通過新技術改造方式改造成Metaverse,之后引入更多生產生活元素,建立經濟、系統管理體系,最后就可能推動整個社會進入全真互聯網時代。
Metaverse可能是全真互聯網的第一步。如何打造Metaverse,我們認為第一步是打造超3A游戲,并且對超3A游戲進行改造。我們團隊判斷,盡管挑戰很大,但國內一定會有公司取得成功。3A游戲是什么樣子大家也都知道,我們以GTA為例,從GTA到Metaverse還有幾個必要的條件。
第一點是Metaverse一定比GTA有更擬真的體驗。目前來看,無論是PC主機還是手機等屏顯設備,每年擬真度都會有小幅度的進步,但都很難達到以假亂真的程度。基于視場角、3D視覺交互等一些根本性優勢,XR設備在超深度游戲體驗上,會給Metaverse擬真度帶來質變。
第二點是可觸達性。超3A游戲作為高品質游戲,可能需要專用的游戲設備才能玩,比如說一個獨立顯卡,這就注定了游戲用戶滲透率永遠不會很高。這一點上,運算與顯示分離技術就是降低用戶使用門檻的關鍵,具體代表就是云游戲技術。
第三點是可延展性。現在由第一方設計的3A大作,盡管是由一千人的團隊做了五年,但平均用戶時長是189個小時——用戶189個小時就可以把千人級團隊五年的努力全部消耗完。而現在3A游戲內容生產永遠追不上玩家的消耗,很難長期留住玩家。解決方案就是探索內容生態,讓Metaverse成為一個自我進化的平臺,這樣才有機會讓玩家長期駐留。
Aave社區關于“在以太坊主網Aave V3上新增cbETH”的提案已獲通過:2月6日消息,Aave社區關于“在以太坊主網Aave V3上新增cbETH”的提案已獲通過。提案顯示,Coinbase以太坊質押Token cbETH將在21小時內被部署至Aave V3。[2023/2/6 11:50:32]
圖片來源于網絡
2.葉梓濤:未來將如何創造,創造是什么?
我想簡單從創作者的角度來思考這個問題。我更傾向于從“自己所認為、擅長的創作內容是什么?”這個問題出發去倒推一個Metaverse,這個結果可能會讓大家有一點意外。
在游戲設計里面,我們會談到審美的可信度和整體玩法世界的可信度。現實生活當中我們可以看到有不同的建筑共存于同一空間,對應的是完全不同的世界審美和創作需求。但是在Metaverse中,如果任何一個世界定義了對Metaverse這個詞的美學和玩法理解,那其實就隱含了審美上的霸權。
多種東西能共存在一個時空嗎?可以在《動物之森》里突然出現一個寫實無比的巨人嗎?這其實是很夸張的,會破壞沉浸感。電子游戲從2D發展到3D到現在,這是計算機圖形學和硬件的進步,而不是游戲玩法和游戲性的進步。因此,我自己認為將對于3D的想象和對開放世界的想象影射為Metaverse,是一個簡單化的思考和想象力的匱乏。我們好不容易從3D空間到了互聯網超文本,實現在互聯網一個空間和另外一個空間內跳轉,為何我們最終又回到了一個3D空間呢?這是我的第一個問題。
第二個問題是,我們創作時會受到很多的限制。很多的游戲引擎,包括Roblox,實際上都對游戲本身的邏輯進行了模塊化和封裝。比如樂高被分成一塊又一塊的小拼圖,這個拼圖是我們封裝最小的單位,是在拼圖的基礎上進行拼裝和創造。這種創造不是無限的,其實在模塊化的過程當中是遏制了一部分創造力的。
而像Roblox這樣的東西,你真的去看它的編輯器,總體給我的感覺和游戲引擎也差不太多。看似有那么多的游戲,但給的選擇就是賽車、跑跳搶旗、團隊戰斗這么幾種,主要是在一些基礎的功能動作上面做一些變換,比如載具、射擊,這樣是不容易真正觸及到底層的創作的。這部分核心論點其實就是高定制化和易用性是不可得兼的,你愿意在上面封裝越多東西,你創作的可能性就越少。
還有涉及到另外一個問題,既然可以從外部的建模軟件導入,那么它是不是互通、開放、開源呢?一個比較敏感的問題就是創作的內容歸誰所有。之前被很多人噴的《魔獸爭霸3》的重置版,它就說所有的創造者地圖全部都歸暴雪所有,地圖工作者都非常生氣。實際上Metaverse問題對我來說,就變成如何制造一個內嵌、通用且開放應用的游戲引擎的游戲。
我們現在討論Metaverse是用封閉世界、產品化的思維去思考,但是如果把它理解成一個協議的話可以更好地理解。
在這種情況下我們能不能開放更輕量級的工具,創造出來的內容能不能放在一個更開源或者是更好的一個服務器上面?現在每個人都可以拍視頻了,有沒有可能未來每一個人都可以做游戲,并且做出來的東西屬于自己?我期待有這樣一個市場。
3D開放世界、VR應該是成為Metaverse的一個選項,但并非必要。我們如果限定Metaverse就應該是開放世界,反而不是真正的Metaverse了,我們等于是強加了一個審美在它身上,說你一定要是VR或者是開放世界,一定要是擬真的。就像為什么我們都有真人的《權力的游戲》,還要有一個樂高的《權力的游戲》,不一定以擬真為目標。我所構想的也是,Metaverse可以提供不同工具混用和創作的一個空間,給創造者真正的自由。
ETC合作社退出IOHK關于以太坊經典財政部提案:金色財經報道,以太坊經典(ETC)的 ETC 合作社宣布撤回對以太坊經典改進提案ECIP-1098 財政部提案的支持。ETC Cooperative 的執行董事 Bob Summerwill 在推特上表示:ETC 合作社正在撤回對 ECIP-1098 財政部提案的支持。隨著時間的推移,很明顯 IOHK 的國庫愿景與我們的預期大相徑庭。
今年年初,ETC合作社支持了Charles Hoskinson)的 IOHK 提出的財務提案。該提案旨在帶來可持續的資金,以支持以太坊經典保持自身作為“核心協議”的地位。自從大約六年前脫離以太坊以來,以太坊經典一直表示自己是“原始”以太坊。此外,財政部提案將促進以太坊經典平臺的發展,而不是激勵開發者活動。這將激發客戶多元化、創新和競爭力。[2021/9/22 16:57:52]
一個虛擬世界應該是人類喜歡并且愿意用它創作的,如果是一個空洞的世界,通過花錢補貼創作者,那一定是不完整和不長久的。感謝!
3.陳楸帆:Metaverse建立的是一種新文明嗎?
陳楸帆:我們如何建立一種信念,Metaverse為什么是通向未來的一條必經之路,這是我們今天所要探討和分享的。
Metaverse可以從科學和哲學找到一些理論源頭。一個是無限宇宙理論,是從時空上思考,比如說飛船在無限長的時間到達宇宙的盡頭,會過渡到另外一個宇宙,永無邊界。同時,物質的形成方式是有限的,所有物質和行星都是由基本的粒子組成的,在無限宇宙的某一個地方存在另外一個地球,另一個你坐在電腦面前盯著屏幕聽著另一場演講,完全是合理的。不幸的是,我們永遠無法通過觀測去確定這個理論是否正確,因為距離、時間以及不斷膨脹的宇宙這些限制一直存在。
第二個理論是來自量子物理學家休·艾弗雷特三世,基于 “薛定諤的貓“理論,他認為觀測行為會使得當下宇宙不斷分裂成無數個非常相似但是略有不同的版本,量子測量的所有可能性都是在某個世界或者是宇宙中得以實現。
最后一個是哲學上David Lewis提出的可能世界理論,任何版本甚至是無法想象版本的宇宙都存在于這個世界上,只是我們看不到也無法去進行連接。與物理學和宇宙學不同,哲學不需要任何數學或觀察即可支持任何這種理論,僅僅通過邏輯與概念上的推演,更接近于純粹的思想實驗。
人類對于多重世界的思考與探索歷史悠久,更不用說佛教中的三千世界。這種思考何以產生,并在我們的人類意識中綿延不絕,這是一個值得探討的問題。
人類想要創造Metaverse來最終實現一種什么本質性的需求?可能每一個人的答案都不一樣,對于我來說是一種自由。無論是你是對現實世界的影射也好,你會創造出無數數字孿生的身體也好,或者是去中心化的交易與流通也好,都是對某一個單一物理時空局限性的突破,實現更高維度上的突破。
長久以來,我們被囚禁在特定的現實中,物理時空上的,身體上的,身份認同上的,感官上的,意識形態上的……這些限制像一個個盒子,大的小的,彼此嵌套,告訴我們,你是什么不是什么,應該做什么不該做什么,而我們將這種對于世界與自我的認知奉為圭臬,一代代地傳承下去。有限游戲的規則已經深深嵌入文明的基因,拋開算力、硬件、成本等所有的實際因素,單純從科幻的角度出發,我們可以想象一個關于Metaverse的未來,在這樣的未來里,現實的邊界開始松動、象征局限性與稀缺性的盒子被一個個打開。我們可以擁有不同身體、不同身份、不同世界、甚至不同的宇宙常數與時空觀念。一切只取決于你的想象力,而局限性的不斷被取消,則釋放出更強大的人類想象力,這是一個正向循環。但這是否必然地引向一個正面的未來呢?
公告 | 關于“冒充 BigONE 團隊成員詐騙”的聲明:據BigONE官方消息,我們最近收到項目方和社區用戶的反饋,有人冒充 BigONE 團隊成員,通過 LinkedIn 上的“上市代理”、“上市經理”以及非“@big.one”的電子郵件聯系他們,進行詐騙。
特別提醒,這些不是 BigONE 員工。所有 BigONE 員工使用且僅使用“@big.one”郵箱后綴。
請警惕打著 BigONE 名義進行非法牟利的人,需要時請及時聯系 BigONE 客服。[2020/2/12]
劉慈欣老師曾經有一個非常著名的論斷:人類的面前有兩條路,一條向外,通往星辰大海,一條對內,通往虛擬現實。他認為人類的未來在于前一條路,而后一條將會帶來內卷,把人類帶向毀滅的境地。
我曾經非常認可他的這種觀點,直到過去的一年才讓我的思想產生了非常劇烈的轉變。我今天想要簡單的論證一下,兩條道路也許是一條路,而從Metaverse中可能誕生出一種新的共識、觀念、哲學、乃至世界觀,或許會讓人類重新思考存在的本質,并更好地走向星辰大海。
答案也許在數學之中。
大家都知道Elon Musk關于我們所身處的世界是一個simulation的觀點,但大家可能不知道他的本科導師、《生命3.0》的作者MIT物理系的 Max Tegmark比他還要激進。
我們的宇宙在某種意義上是數學的這一想法可以追溯到畢達哥拉斯派的“萬物皆數”,而泰格馬克(Tegmark)提出了“萬物的終極合奏理論”( "UltimateEnsemble theory of everything”),其唯一假設是“數學上存在的所有結構也都在物理上存在”。這個簡單的理論,表明在那些結構足夠復雜以包含自我意識子結構(SAS,self-aware substructure)的結構中,這些SAS將主觀地認為自己存在于物理上“真實”的世界中。這個想法被正式化為數學宇宙假設,他在2007年發表的論文《數學宇宙》后來在2014年擴展成著作《我們的數學宇宙》(中文版《穿越平行宇宙》),把這一想法推到極致,并論證我們的宇宙在一個明確的意義上等同于數學,而不僅僅是通過數學語言進行描述的物理學。然而這樣的理論或許將極其難以通過對宇宙的觀測來獲得實證上的證據,這也正是Max Tegmark在1998年關于萬物理論的論文結尾所說的,也許萬物理論極其簡單,但卻需要幾代人的努力去尋找觀測上的證據。
回到Metaverse,倘若有一天我們能經由超級先進的數字技術(它絕對是一種數學結構)創造出某個在任何層面的“真實感”都與所謂的“現實世界”無法區分的虛擬世界,至少作為人類意識本身無法區分,因為意識本身(所有經驗、感覺與情感)也已經包含在這一數學結構之中。
那是否可以說,我們通過數學來創造了等效于所謂“外部物理現實”的存在,從而動搖對于“現實”的唯一性與唯物性,進而質疑我們是否已經生活在某一個Metaverse之中,來驗證Max Tegmark數學宇宙的成立?這是本體論意義上的范式轉換,這是歷史性的一步。
通過Metaverse,我們試圖建立起一種理性的哲學或信仰體系,其基礎是傳統上可以通過數學、邏輯、推理和經驗科學獲得的知識。它不是傳統意義上的宗教,而是一種嘗試,它用一系列更合理的基礎上的信仰取代或包含了傳統宗教,同時仍在解決一些大多數宗教試圖回答的終極問題,那些主流科學一直保持沉默的問題。
聲音 | BM回應關于ICO的問題:B1只是以市場價格銷售一種產品 其到現在已經增值50%:據MEET.ONE 5月27日消息,BM在電報群與社區成員交流:1. 有成員說(B1)ICO 的資金是為了開發EOS.IO生態系統,而不是為了在二級市場拉盤,或者投機比特幣。BM表示:沒有ICO,沒有籌資。我們只是以市場價格銷售了一種產品,而這個產品到現在已經增值50%了; 2. 有成員問BM如何看待基于用戶活躍的URI?會不會使新用戶拋棄EOS而且忘了這個平臺?BM:像Steem那樣?[2019/5/27]
它的關鍵不在于我們所身處的世界是否是一個模擬,而是我們如何通過模擬的方式去更深刻地理解宇宙、現實與人類意識的本質。這也是為什么人類會如此孜孜不倦地去創造Metaverse的一個原因,我們的意識同樣是更巨大數據結構里面的一部分,是一個影射。
人類通過Metaverse的方式能夠抵達任何宇宙飛船或超光速飛行所無法抵達的更深遠、更本質、更恢弘的宇宙。這將是一個文明的全新階段。
所以這是我今天想要分享的一些比較抽象、遙遠的一些想象,希望通過科幻式的想象對Metaverse提出一個本體論上的意義。而成就這個意義在于每一位信仰并且為之努力的人,所以希望大家能夠努力讓這樣一個信仰早日實現,謝謝大家!
圓桌分享
主持人:謝謝各位的講述。這也回答了為什么Metaverse如此激動人心——因為它不僅僅意味著技術或玩法的升級,而是正在創造一種新的文明和共識。接下來我們進入問答環節。第一個問題是問各位,是否可以用一些詞來形容源宇宙包括哪一些特征?
楊彥哲:我先來拋磚引玉一下。從我這個角度看Metaverse,我會覺得它首先是一個虛擬世界,在這個虛擬世界中你能做很多很多的事情,你也愿意在虛擬世界中停留,可能未來這個世界的重要性程度會逐漸接近、超過真實世界的程度。對于很多人來說,在真實世界中每天只生活三四個小時,而在虛擬世界生活八九個小時。如果是想要達到這樣的程度,要求Metaverse里面有無窮多的內容,有一定的經濟體系,人在里面可以產生價值。
我認為隨著技術的發展、AI的進步,真正能為實體經濟創造價值的人的數量其實是在減少的,自動化會讓很多實體崗位消失。如何為更多人找到心靈的歸宿和生活的意義?我認為現實世界隨著技術的發展越來越難以提供這樣的場所了。無論是從需要還是科技公司商業驅動力的趨勢,Metaverse最后一定是讓大部分人舒適地生活在其中,可以提供一個平臺讓大家之間相互服務,并讓社會更加和諧。
葉梓濤:我剛剛想了一個詞——“交織的”,Metaverse和現實世界是一個交織的狀態。第二個,Metaverse是生長的而不是控制的,其邊界一定是要向外伸展,不應該是被緊密控制的。我說的不是自上而下地規定哪一邊是Metaverse、哪一邊不是,互聯網特性就是不能把所有的互聯網都裝到一個框里的,就像你不可能讓世界上所有的代碼都只能從你這邊打包。這樣其實就有問題了,一定會出現比Metaverse更外面的東西,會被接入到Metaverse網絡當中,成為它的一部分。Metaverse跟現實是交織而不是替代的,是生長涌現而不是被控制和劃清邊界的,大概就是這么兩個詞。
BTCC發布關于合并發放收益的公告:BTCC官網發布公告,由于發幣端口升級維護,昨日(4月9日)挖礦收益將與今日(4月10日)收益合并一同于明日(4月11日)發放,給您帶來的不便敬請諒解。為廣大礦工提供安全、公平、透明的挖礦環境是BTCC礦池的使命之一。感謝您對BTCC礦池的支持。[2018/4/10]
陳楸帆:Metaverse不是替代性的,這一點我非常同意前面兩位。Metaverse應該是一個對現有現實的擴充,不斷地給人賦能。你在物理現實里面做不到的一些事情,可以在Metaverse里面通過一些工具做到。通過這樣的能力獲得成就感,你可以在這個基礎上得到超乎現實層面上的滿足感,這個我覺得是在精神層面的偏向。
主持人:剛才大家在分享中也提到一個詞叫“經濟系統”,它也是定義Metaverse一個比較重要的方面。當現實和虛擬的邊界不斷在模糊的時候,我們在里面就不僅僅是娛樂了。由此引出一個問題:Metaverse的“經濟系統”是一個什么樣的概念,我們以后會在Metaverse工作嗎?
葉梓濤:我比較粗暴的理解是,我們現在就在為虛擬世界工作的。像游戲設計師本身就在為Metaverse在工作,比如說像現在網上很多豬八戒網、知識付費,這一類復制成本為零,但是一旦生產成本上了網,并且可以通過自身的無限復制帶來無限的分發的東西,我傾向于都在為Metaverse工作,并且獲取無論是從廣告上還是從知識付費上的收入,因此我對“在虛擬世界工作”的定義是非常泛的。
我認為現在出現在網絡上的交易,包括虛擬物品(知識、視頻等的付費)都會被當作一種商品。在這個意義上,我自己并不是特別推崇用區塊鏈,或者是一種稀缺性的貨幣構建一個貨幣的專制,但我認為是可以從現實貨幣做很多自然流通的。所以在這一點上,現在互聯網世界里面最稀缺的不是資源而是所謂的“注意力”,可能在Metaverse里面,時間和注意力是我們追求帶有稀缺性的貨幣,而不是某一些資產本身。
楊彥哲:我先簡單說一下,很多人探討區塊鏈幣會不會成為Metaverse核心貨幣經濟系統。我們這邊經過一定的思考,認為區塊鏈技術不適合這個經濟系統。首先該技術有通貨緊縮的趨勢,不太鼓勵交易,這個貨幣總量是不隨著物質增長而增長的,其次就是貨幣本身是一種政府的管理權利,政府通過貨幣政策獲得推動社會進步的能量,本身是需要責權匹配的。
對于Metaverse的主要貨幣系統,一種可能是央行的數字貨幣,要不然就是游戲公司自己發行的中心化虛擬貨幣,這種可能性會更大。因為貨幣系統其實對于創造這個世界的公司有巨大的驅動力,這是一個經濟系統,至于說是不是每一個人都會為這個系統工作?我覺得會有相當一部分人為這個系統工作。有點類似于免費游戲,有多少人是付費,有多少人又是不付費的,不付費的人是大多數,為什么游戲公司會拼命爭取不付費的玩家呢?因為這些玩家在游戲當中的活動,天然就對這個游戲生態的維持帶來了很大的價值。
Metaverse到來之后會有大量的玩家卷入到社會的分工協作體系,同時Metaverse會卷入更多的現實生活。你可能在玩游戲的過程中就會產生對這個體系產生價值,進而極有可能你的一舉一動,比如拍個視頻,隨便在游戲中堆個雪人都會產生一定的經濟回報。至于說到底有多少人可以通過在Metaverse當中達到比如頭部主播、網紅的水平,可以過上跨越階層的生活,是另外一個問題。
陳楸帆:我和紅杉的合伙人吃了個飯就說到了Metaverse,他提出了一個非常尖銳的問題,如果你們把現有世界這一套經濟規則帶入了Metaverse,其實所有的弱肉強食還有內卷都會進入到這個世界,只是說把一個矛盾轉到另外一個虛擬的世界。
我想說的是,每一個貨幣、每一個經濟體系都是帶有價值取向的,包括在社會的分工,包括在分配規則上,包括兌換等等都是代表某種價值體系,而價值體系的背后是信仰體系。如果真的要找到一個全新的價值體系,那么肯定不能延用原有的貨幣。我們給貨幣賦予的這種東西,肯定是跟現實世界里面基于物質的稀缺性的理念是不一樣的。我理解在Metaverse里面是一個后稀缺性的社會,所有東西都是創造者,因為都是比特,都是虛擬的,都是數字。
在這樣一個后稀缺社會里面,我們鼓勵要做什么樣的事情,做什么樣的交易,去付出什么,去得到什么,這是值得思考的。我在《AI2041》里最后講的就是這樣一個東西,我們設想一個新的貨幣單位,可能在保障所有人基本生存的基礎上,通過金字塔上層的一個東西,愛、歸屬感、尊重、自我呈現,是需要提供一些付出去服務更多的人,去給整個系統做出一些貢獻,才能獲得這樣一個以某個虛擬貨幣作為衡量單位的回報。所以我覺得在我的想象當中是這樣一種東西,而不是延用現有的基于稀缺性的貨幣體系。
主持人:非常有意思的發現,剛才陳楸帆老師也提到了一個很本質的點——我們世界變得不再稀缺的時候,對勞動和價值創造的定義都會產生根本的轉變。下一個問題要稍微拉回一些現實,線上有朋友在問,為什么今天騰訊或者說其他的互聯網公司都開始討論Metaverse,各位認為到底是什么因素改變了呢?這可能Derek比較適合回答一下。
楊彥哲:在我這邊的理解,就騰訊而言,可能我們的科技向善,探索長期社會價值的愿景對整個行業、整個資本和各個業務部門的方向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大老板也提到了通信、顯示、運算技術各方面的發展,已經讓全真互聯網到來成為了可能。
與此同時,我們也看到行業內有兩個關鍵的推動Metaverse的巨頭,一個是Epic Games,一個是臉書。這兩個巨頭其實都在這個領域投入了大量的資源、進行了大量的收購,目前來看都是初見成果,經過長期努力,也讓大家看到這確實是一個自圓其說的方向,并且極有可能對整個信息行業產生巨大影響的一個趨勢。基于此,我們作為游戲部門,也確實是有一種緊迫感,或者能意識到這個機會在那里,同時感覺面對的挑戰也比較大。
主持人:謝謝Derek,我也補充一下,除了Derek剛剛講到的這些技術因素和巨頭推動以外,我們認為在去年疫情也加速了Metaverse的到來,因為大家對虛擬化這一件事情的適應程度,慢慢地習慣成自然了。也像梓濤在分享里面提到的,我們以后的Metaverse游戲并不是單獨的一個接口,可能是創造了更多的社區感,更多的線上虛擬新的交互方式,或者是在其他的場景里面進行一個虛擬化的創造。這都是因為工具和大家的適應能力不斷提升之后,大家會發現可以在虛擬世界里面去創造這樣一個平行時空,并且可能長期跟現實社會共存。
葉梓濤:我說一下體感,當時就莫名其妙地聽到了這個詞,這個詞不是我們最底層的開發者提出來的,所以當時就在clubhouse上面組了一個局討論Metaverse,結果進來了很多投資人。我自己認為游戲毫無疑問是今天資本和技術的高地,雖然這個資本技術高地對應的是文化的貧民窟,但是技術和資本所產生的溢出效應早就開始了。無論是從拜登可能用《動森》來競選,還是越來越多的廣告投放到占據大量注意力的游戲,所有的行業包括學術都在游戲里面尋求應用和實踐的場景,都在向我們靠齊,這個趨勢早就開始了。
也有可能是資本因為找不到增長點了,就覺得電子游戲可能是一個新的增長點,從不同角度想把這個東西推出來,可以引起全行業對于電子游戲和互聯網重新的認知,這一點挺好的。
在這個角度上來說,Metaverse更像是一個電子游戲的形象工程,背后其實是讓電子游戲產業不僅僅局限于娛樂而是能夠為更大的外部世界賦能的可能性。只是Metaverse和這個科幻的想象更容易被人所認知和直觀理解吧。
主持人:線上有鵝廠的同學問,如果有不同的、平行的Metaverse被設計出來的話,我們究竟如何去衡量它的價值,就像我們互聯網產品有用戶數、ARPU(每個用戶平均收入)、交易額、數據量等指標,如果是Metaverse的話,大家會用什么樣的指標來衡量它的效果?
葉梓濤:在我的定義里,被創造出來、能單獨拿出來的Metaverse都不是最終的Metaverse,但是如果單獨從創作者角度來說,我認為它是一個相對開放的、可能是開源的,并且是可以兼容很多其他的工具的。就比如看到Godot引擎,代碼全開源,全部商業模式是通過贊助的方式來運行的,包括Blender現在也是一個全開源的3D建模軟件。我自己對它的評判就是比較上手易用并且可拓展性好,大概就是這樣。
楊彥哲:我理解這個問題是世界上同時存在多個Metaverse的話,如何衡量哪一個Metaverse是更成功的。Steven對這個問題有過一個闡述,他認為未來會有多個不同風格的Metaverse。比如說二次元的Metaverse、中世紀的Metaverse、賽博朋克風的Metaverse等等,你想進入哪一個Metaverse都可以。
進一步推演的話,未來可能還是會基于傳統游戲的指標數據來衡量Metaverse。比如說DAU、月流水這些。在多個不同的品類,Metaverse是可以共存的,如果類似的Metaverse,比如說在中世紀風的領域可能只有一個Metaverse,在一個品類之內的話到底哪一個能成,那從商業的角度來分析,可能還是取決于哪一個平臺可以吸引更多的玩家和開發者,為第一方工作室、第三方的UGC產生更多的回報,進而吸引更多的用戶。
比如說快手誕生之后,在中國這個市場很難誕生其他的快手了,抖音的崛起還是基于差異化定位,但是在一個品類中的Metaverse里是有規模效應的,吸引更多用戶就能吸引更多的內容創作者,更多的內容創作者反過來創造更好的內容吸引用戶,短期的未來,可能在一個Metaverse品類之內是一個傳統的互聯網平臺產品的競爭格局。
主持人:最后一個問題也想更開放些,問一下對于Metaverse時代的暢想,如果我們進入到一個Metaverse的后期社會里,核心資源會是什么?
陳楸帆:我認為最稀缺的資源就是時間。如果你再想得更遠一些,是否在這個系統時間里,個體感受的意識之間是可以切分的,或者可以有不同的流速,這是一個更遙遠的話題了。我認為不一定是不可能的,因為在現在我們就可以看到物理時間和系統內的時間是不一樣的。如果那樣一個連時間都不稀缺的時代到來,所有人都獲得了一種永生,這是我比較玄幻的一種想法。
楊彥哲:首先我支持楸帆老師關于時間的想法。我之前說過一個理論,未來可能用戶呆在一個Metaverse里就會創造價值,你可能在這里面玩玩游戲已經給這個Metaverse創造了價值,每一個人的時間都有更多的價值。
如果再說一點稀缺資源,我覺得可能是真正的思想上的創造力。未來可能UGC會占有非常大的比例,Metaverse作為一個平臺,可以讓好的內容觸達更多用戶,在這個時候,頭部更優秀的內容創造者,特別是思想的內容創造者的作品會有更大的傳播效率,跟現在抖音上的網紅會有區別。可能在Metaverse中都以avatar的形式,形體可能沒有那么重要了,思想的價值可能會進一步的擴大。
葉梓濤:我特別贊同楸帆老師和Derek老師,我把它理解成為一種虛構能力。實際上你作為創造者,能否真正理解這個虛擬世界底層在做什么,你只有真正從越底層理解它才能創造出來更豐富的東西。
如果機器學習給你開了一個API,你丟一個東西創造一個可能看到的東西出來,所有人都這樣做,這個東西就不值錢了。你能不能真正理解這個虛擬世界的構成,以自己獨特的方式構造這個世界,表象是創造力,背后是對技術的掌握和技術的理解,和一種創造性的使用,我會認為這個東西是比較稀缺的。
主持人:感謝各位老師精彩的“腦洞”和分享,我們非常期待Metaverse時代的到來。我們認為它打開的不僅僅是一個新的產業,也有可能是一種新的生活方式,甚至可能帶來對人類發展現狀的反思和重塑。在未來的世界里,隨著物質文明越來越豐富,我們也相信最終的世界會向更發達的精神世界拓展。感謝線上的各位,今天我們分享圓桌就到這里,各位再見!
2021 年似乎每個人都在爭相購買它們, 2022 年也將成為各行各業都將擁抱 NFT的一年。去年,NFT 正式成為主流。那不是新聞.
1900/1/1 0:00:00隨著許多NFT作品的順利拍賣,藝術界掀起了一股創作熱潮。越來越多的內容創作者和藝術家進入NFT領域,將他們的作品放入區塊鏈并打造成NFT,不再限于傳統互聯網平臺發布.
1900/1/1 0:00:00(2021年10月8日,上海)今天,麥當勞中國發布首個NFT創意作品“巨無霸魔方”,慶祝其進入中國內地市場31周年,以及位于上海西岸的新總部大樓正式啟用.
1900/1/1 0:00:00以太坊?PoS?轉?PoW?的過程將觸動礦工的利益,加上合并日期臨近,社區中出現不少關于分叉的話題,有一個話題引起了關注,那就是:以太坊分叉可能會導致重入攻擊,讓用戶面臨丟失?NFT?的風險.
1900/1/1 0:00:00當“Metaverse(元宇宙)”從一位科幻作家的筆下誕生時,有關它的討論就充滿著各式各樣的腦洞與演繹。在被稱之為元宇宙元年的2021年,“元宇宙”成為新一代的“媒體熱詞”與“投資風口”.
1900/1/1 0:00:00這個時期,市場都在無時無刻的提醒大家行業內潛在的風險和無處不在的波動,一系列的事件造就了現在的環境,讓身處加密世界的大家苦不堪言.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