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本文來自肖磊看市,作者肖磊,Odaily星球日報經授權轉載。1918年,蘇俄開始實施特殊的經濟政策,禁止日用必需品的私人貿易,實行產品實物供應及主要消費品配給制;取消貨幣和核算制,實行總管理局制,國家直接給每個企業制定產、供、銷計劃;實行普遍義務勞動制。這就是人類進入現代社會之后,誕生的一種新的社會經濟運作形式,即“計劃經濟”。1920年,奧地利學派第三代掌門人米塞斯發表署名文章,用詳細的理論推導,做出了當時來看非常驚人的推斷:由于蘇俄的“計劃經濟”缺乏經濟計算的有效工具,其經濟活動必定會走向失控和混亂,進而導致普遍的窮困、饑餓,直到崩潰。米塞斯的觀點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挑戰,因為諸多知名經濟學家,都認為蘇俄模式有持續存在的意義,并且同樣會帶來經濟的繁榮。到了1989年,美國第一個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薩繆爾森在他的《經濟學》教科書里寫道:“蘇聯的‘計劃經濟’比美國的市場經濟更加優越;蘇聯將會在1997年全面超越美國的市場經濟。”要知道薩繆爾森的經濟學教科書,至今風靡全球,成為數百萬學子的經濟學啟蒙書籍。但僅僅就在薩繆爾森認為蘇聯經濟模式優于美國市場經濟兩年后,蘇聯解體,計劃經濟也不復存在。后來薩繆爾森刪除了書中關于對蘇俄經濟的看法,然后繼續穩坐經濟學暢銷書作者。然而,從1920年米塞斯預言“計劃經濟”終將崩潰,到1991年蘇聯解體,整整過了70年。用如此漫長的時間來驗證一個推導,確實充滿了極大的挑戰和風險。這就是為什么“計劃經濟”時至今日依然受到一些人追捧的原因,因為大部分人生活在當下,沒有人準確的知道未來會發生什么,就算是一些頂級的數學家、經濟學家、科學家,依然會高估技術所帶來的作用,比如牛頓就在炒股領域賠得很慘,凱恩斯和費雪在1929年的大蕭條中虧得一塌糊涂。前兩年,阿里巴巴的創始人馬云就基于對大數據的癡迷,認為未來由于大數據的存在,“計劃經濟”將是可以實現的。其實早在1920年,也就是米塞斯預言“計劃經濟”最終會崩潰的時候,波蘭著名經濟學家蘭格就用非常詳盡和龐大的數據,逐一反駁了米塞斯的預言,蘭格用各種數據和理論,自稱解決了米塞斯提出的“經濟計算”難題,而蘭格的理論依據獲得了當時大部分人的認同,整個市場和學術界,基本都認為蘭格贏得了跟米塞斯的論戰。到底什么是“經濟計算”,難道大數據解決不了這個問題嗎?當然不能,因為你確實可以通過我的消費數據和歷史習慣等等,甚至是我所有的財務數據等,預測我接下來的需求,還可以通過我的行動軌跡等數據,預測我的喜好和可能的傾向,但你無法計算出我會以什么代價、什么方式來滿足這一需求,也無法計算這些需求會給我未來的行動和更長遠的需求帶來何種影響。也就是說,你可以在一定時間內計算出我階段性的需求,也可以在一段時間內計算出我為了滿足這一需求會采取的行動方式,以及會付出的可能成本,但你無法在所有時間段內計算出我所有的需求,以及在所有時間內計算出我為了所有需求要采取的所有行動和愿意承擔的所有成本。從長遠看,我自己甚至都不知道我在未來某一天突然蹦出什么需求,突然因為什么事情而貪婪或恐懼,更不知道為了滿足這種貪婪和恐懼會采取什么行動。所以,試圖用技術的進步來實現“計劃經濟”,過去不行,未來也不可行。那么“經濟計算”這個難題,到底要靠什么來解決呢?答案是“貨幣”和“價格”。前一陣開始,中國市場豬肉價格上漲,這個價格上漲,就是“經濟計算”的結果,說明豬肉供不應求,這一信號會釋放給所有有意愿養豬的人,刺激這些人去養豬,然后增加供給。但如果這種情況發生在“計劃經濟”模式下,豬肉少了,那每個人就少分點,至于豬肉需求到底是多少,大家愿意為這種需求付出什么成本,沒有人知道,因為沒有價格,從而也就無法知道下一年應該供給多少,只能猜。在實際的經濟運行當中,市場遠比豬肉價格上漲這種問題要復雜得多,在無比復雜的市場,就是通過貨幣和價格這樣一個簡單的“經濟”計算方式,來有條不紊的維持市場運轉的。但新的問題又來了,如果貨幣本身不是市場化的,而是一種“計劃經濟”模式,那么市場所呈現出來的價格機制是否會失效?“經濟計算”是否會崩潰?答案是一定的。2008年5月,奧地利學派的堅定擁護者希夫寫了一本書,書名是《美元大崩潰》,其中主要講的就是關于美聯儲這個控制美元的機構,如何讓美元逐漸失去信任,然后導致美國經濟最終崩潰的問題。然而,就在希夫的《美元大崩潰》出版一年后,美元開始復蘇,美國資本市場也開始了長達十年的牛市。盡管十年后的今天,希夫依然堅持美元最終會崩潰的論調,但似乎市場上沒有人太關注這種論調,甚至可能會認為希夫已經被市場證明是一個失敗的預言家。如果希夫的預言,要像米塞斯預言蘇聯的“計劃經濟”終將崩潰一樣,要等幾十年才能被驗證,到那時,市場會不會懷念希夫呢,我想不會,因為等到那個時候,大家會覺得,美元就應該崩潰啊,就像現在很多人也覺得“計劃經濟”本就應該貧困、崩潰一樣。其實美元是否崩潰這件事情,是完全可以推導出來的,早在米塞斯的“回歸定理”當中,就證明了貨幣不可能源于某種社會契約,也不可能突然出現政府的法令貨幣。米塞斯本身的邏輯在于,“法令貨幣”并不是真正意義上的,對“經濟計算”最好的貨幣。同樣是2008年,不僅希夫寫了《美元大崩潰》,另一個匿名為中本聰的神秘人物還發表了比特幣論文,比特幣從此進入了人類經濟活動的視野。比特幣的誕生,證明了米塞斯的推導,貨幣的誕生,不需要某種契約,也不一定是法令貨幣。比特幣僅僅是一種市場對貨幣這一計價工具新的需求所帶來的市場產物,同樣的,這種需求,也只有在市場經濟條件下才可能出現。十年后,也就是從2018年開始,數字貨幣技術所帶來的沖擊已經不僅僅是一個概念問題,中國已經在所有領域做好了發行國家數字貨幣的準備;日本央行提出了央行的數字貨幣(CBDC)將如何在該國當前的金融系統中發揮作用;在Facebook計劃發行的數字貨幣libra的刺激下,美國金融協會和國會議員建議美聯儲發行自己的數字貨幣,同時也刺激了歐洲央行,歐洲央行的一些政策制定者也建議發行央行數字貨幣。請注意,很多人可能又會問,如果央行發行數字貨幣,依然是一種被嚴格調控的主權貨幣。其實問題的關鍵點不在這里,數字貨幣存在的基礎是它的自我運行能力。拿中國央行來說,中國官方數字貨幣所有的理論和技術都已經做完,但為什么還沒有發行數字貨幣呢,原因很簡單,一旦發行,新的數字貨幣將突破所有銀行賬戶體系,也就是說,至少外匯管制這一個層面就已經被突破了,因為你的所有支付和交易,是基于數字貨幣錢包,而不是銀行這個中介機構。也就是說,各國央行一旦開始發行數字貨幣,就意味著貨幣領域,從嚴格的“管控”,走向了市場競爭,這就是為什么全球各國央行對發行數字貨幣如此謹慎的原因,他們的第一大顧慮在于,數字貨幣一旦發行,將會使得現有的貨幣調控政策失效。那么現有的貨幣調控政策包括哪些呢?其實跟“計劃經濟”類似,一個是價格的控制,一個是量的控制。這種控制從當前,或者說未來幾十年的時間上看,可能都還是“正確”的,因為有太多的教科書和理論依據,以及法律體系作為后盾,但問題是,幾十年后呢?希夫在《美元大崩潰》里面預測,世界經濟的藍圖最終將清晰地呈現出來,即:全球購買力最終轉移到生產性國家。這句話希夫本身的意思是說,美國經濟存在空心化,過度依賴金融信貸市場,所以最后美國經濟會崩潰,然后財富最終會轉移到生產性的國家。我從另一個層面來理解這句話,其意思應該是,無論誰在管控和發行貨幣,貨幣的流向最終依然會是朝著創造財富的一方流動。那么問題來了,主權貨幣的意義在哪里?我再舉一個例子,比如我們可以把蘋果、微軟這樣的公司,比作一個國家,也就是說,無論貨幣是誰發行的,微軟和蘋果總是能依靠自己的競爭力賺來更多貨幣,至于這個貨幣是什么形式,本身不會給微軟和蘋果帶來影響。如果回歸到國家層面,無論市場上流通的是什么貨幣,這些貨幣終究會向競爭力強的國家流動。就如同最近十多年的中國,無論國際貨幣是美元、歐元,還是黃金、比特幣,中國照樣也是這些貨幣的重要流入地。按照現有的數據,中國是全世界最大的美元凈流入國、全世界最大的黃金進口國、全世界最大的比特幣“流入”國。所以結論是什么呢?如果主權國家繼續控制貨幣,從短期看會帶來很多好處,但這種好處同樣要付出代價,而且這個代價會越來越大。美國已經在維持美元霸權地位上,付出沉重的代價,美元稀缺導致的全球性產能過剩,需要美國用更大規模的信貸來消化這種產能,美國還需要用強大的軍事實力來維持世界秩序,保證美元經濟的正常運轉,另外還要承受因控制美元價格和供給量而出現的各種技術和道德風險。這種成本總有一天美國會扛不住的。貨幣的“計劃經濟”思維,所導致的就是貨幣永遠是稀缺的,當年東歐人有句笑話,是說,“如果在撒哈拉大沙漠搞計劃經濟,那里的人們很快就會發現沙子都是短缺的。”我的結論是開放性的,法定貨幣和數字貨幣本身都處在劇烈的互相刺激之中,但未來只有一個,未來只會朝著符合市場規律的方向演進。而在現有的歷史背景下,討論數字貨幣的未來,只會迎來膚淺的反駁,而我又不愿意回應,所以我們只能用足夠的時間,來等待貨幣市場的自我選擇,也就是那個美元的“蘇聯解體”時刻。七十年夠嗎?
聲音 | 肖磊:能夠抓住區塊鏈等新興科技浪潮的幾乎都是民營企業:12月28日,資深金融分析師肖磊在其公眾號發文《中國經濟的風險依然是民營經濟太弱》表示,整體來說,中國的問題,依然是一個如何定位和發展市場經濟的問題。過去幾十年,如果沒有國有企業的基礎設施建設,就沒有低成本的人口流動、物流體系和電力等資源,但如果沒有民營企業,就沒有全國性的就業浪潮,以及制造業、高科技等的全面發展。而抓住新一代制造業的,比如華為、大疆、小米等等,也都是民營企業,抓住互聯網浪潮的,幾乎也都是民營企業,甚至到了最近,關于生命科技,基因、人工智能,區塊鏈等的,大部分也都是民營企業。[2019/12/29]
聲音 | 肖磊:央行數字貨幣需要用足夠應用場景,以及實在資產背書:財經評論員肖磊今日發文闡述央行數字貨幣相關內容,他指出,央行發行的數字貨幣,從某種程度上來說,實際上是一個更加中心化和更利于貨幣政策有效實施的貨幣形態,按照他的思考,未來人類貨幣市場整體的利率持續降低直到負利率是個大趨勢,央行數字貨幣的推行,實際上更容易推行超低利率,以及達到負利率,這對于國家調節經濟可能有一定幫助,但對于普通儲戶來說,法幣的信用度可能會進一步降低。同時,他表示,從戰略上,要建立適合國際化的數字貨幣,中國特色的數字貨幣,絕對不能簡單的是一種技術性的升級,把法幣數字化的過程,而是需要有至少三個特點:第一個是要有國際貨幣屬性,類似于人民幣目前的離岸市場等,可以選擇直接在海外發行;第二個是要有足夠的應用場景,至少可以借助中國互聯網巨頭,或其他金融商業網絡來落地;第三個是要有實實在在的資產背書,比如黃金。[2019/7/9]
聲音 | 肖磊:比特幣可能會成為美國在全球博弈的工具:肖磊微博發文表示,比特幣不會死,他認為過去一年里,比特幣價格跌幅超過80%,但比特幣依然擁有超過4600億元的市值。而且比特幣已經誕生10年,去中心化運行了10年,目前依然系統良好,用戶數百萬。他還提出,比特幣可能會被美國用作全球重要博弈的工具。[2019/2/20]
獨家 | 數字貨幣分析師肖磊:斷崖式下跌后暴力反彈“施壓”多空雙方:昨天大盤開啟“強勢下殺與暴力拉升”模式,對此行情金色財經獨家采訪到數字貨幣分析師肖磊,他指出:“目前看來,比特幣市場已經聚集了諸多的專業投資者,這些投資者很多可能都來自華爾街的專業操盤手,甚至是對沖基金團隊,這種操作手法類似于外匯,斷崖式下跌后暴力反彈,本身就是一種洗盤的方式,對多空雙方都造成很強的壓力,會導致后期很多投資者望而卻步,但也有好處,就是促使更多的投資者,不得不選擇長線投資,不得不降低杠桿,很多投機需求會被洗出。
在行情大幅波動的時候,持幣地址多少等數據的研究意義不是很大,因為投資者都在用情緒在做交易。目前看來,除了比特幣、以太幣有一定的基礎性現實需求之外,其他的幣種可能缺乏現實支撐,因此場內資金更多的還是指交易需求比較強烈的資金,這部分資金目前撤離的跡象還是比較明顯的,但這類資金如果遇到下一波行情,也隨時可能回來。目前熊市已經很明顯了,只是投資者往往會關注一些小幣種的走勢,對大趨勢不太敏感。
關于未來行情回暖,肖磊進一步指出:“主要看政策面,大趨勢下看待此次下跌,是投資者回歸現實的開始。如果政策面沒有太大變化,規模性用戶還是難以出現,則并不樂觀。當然熊市中也會出現很多小反彈,對于投資者而言,做波段是有意義的。[2018/6/25]
數字貨幣分析師肖磊:EOS存在少數股東集中套現風險:數字貨幣分析師肖磊在接受《北京商報》采訪時表示,EOS目前的市值已經超過150億美元,一周之內上漲了80%,漲幅很大,而且短期過快上漲不是什么好事。另外EOS主網還沒有上線,等到上線之后具體運行如何,也是一個風險,而且節點投票等,營銷的成分過大,很多籌碼集中在少數人手里,未來有集中套現的可能,這都是很大的風險。[2018/5/2]
Tags:數字貨幣比特幣EOS區塊鏈數字貨幣被騙了幾十萬比特幣行情最新價格美元走勢NeosCoin區塊鏈存證說法錯誤的是
“價值投資一場空,梭哈佩佩住皇宮。”從寂寂無名到躋身市值前100,PEPE譜寫暴富神話的同時,也徹底點燃Meme行情。而深扒PEPE早期“發現者”后發現,大部分為MiladyMaker持有者.
1900/1/1 0:00:00作者|秦曉峰編輯|盧曉明出品|Odaily星球日報一、整體概述以太坊2.0協調員DannyRyan表示,以太坊2.0公共測試網的發布至少還需要兩周的時間.
1900/1/1 0:00:00編者按:本文來自量化踢馬河,Odaily星球日報經授權轉載。本月10日,Facebook近7000頁內部機密文件泄露,被爆出利用用戶數據作為談判籌碼鞏固市場地位的丑聞;11日,荷蘭一家法院又在對.
1900/1/1 0:00:00萬年不變總是被騙的小虧又上線了,他今天又帶來了一個自己被參與傳銷項目的親身經驗。三個月前,小虧有一天找朋友聊天,說自己正在學習怎么投資數字貨幣,有問題想要請教他.
1900/1/1 0:00:00原文作者:Frankie原文編譯:深潮TechFlowParadigm宣布開源了一個關于MEVBot的框架Artemis,在本文中.
1900/1/1 0:00:00MakerDAO將于11月18日推出期待已久的多抵押Dai。MCD將為Maker協議引入新功能,其中包括Dai儲蓄率和其他抵押資產類型。此次推出后,現有的單抵押Dai將由MCD取代.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