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特幣價格 比特幣價格
Ctrl+D 比特幣價格
ads
首頁 > 聚幣 > Info

THE:朱嘉明:新冠肺炎疫情如何改變社會成本觀念和結構_有人靠區塊鏈4天就掙了30萬

Author:

Time:1900/1/1 0:00:00

編者按:本文來自數字資產研究院CIDA,作者:朱嘉明,星球日報經授權發布。作者完成此文"新冠肺炎疫情如何改變社會成本結構與觀念"的時間是六月底至七月初。鑒于與《二十一世紀》的相關協議,該雜志網站發布優先。現在,本公眾號獲得《二十一世紀》和作者本人授權,發表此文。雖然,兩個月過去,盡管此次全球性新冠疫情有了更大規模漫延和演變,但是,作者在此文中所提出和闡述的問題,仍具有強烈的現實意義。特推薦給繼續關注新冠病和其他病對人類影響的讀者們。一一編者2020.8.26

圖片來源于《二十一世紀》雜志新冠肺炎疫情如何改變社會成本觀念和結構

在經濟思維主要是以市場為準的領域里,就將神圣性從生活中抽離,因為標了價碼的東西就沒有甚么神圣性了。——舒馬赫:《小的是美好的》2020年6月29日,不僅是新型冠狀病肺炎疫情爆發以來的標志性日子,也將是人類疫情歷史的重要日子:據美國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發布的實時統計數據顯示,截至北京時間6月29日6時左右,全球累計確診病例超過1,000萬,達到10,070,339例;累計死亡病例超過50萬例,達到500,306例。世界幾乎沒有任何國家幸免。這一天距離2020年1月12日世界衛生組織命名“2019-nCoV”,不足170天。如果以4月3日全球新冠肺炎累計確診100萬例作為參照系,到6月28日突破1,000萬,僅用時不到三個月。其間,從確診600萬到700萬再到800萬例,均只耗時八天;而從900萬到1,000萬例,僅用時六天。世界衛生專家認為,現在是最初疫情爆發之延續,仍處于第一波。但是,在世界范圍內,人們已經開始談論疫情第二波浪潮。新冠肺炎疫情不僅帶來了對人類健康與生命的傷害,而且打破世界經濟和國際關系體系的平衡,從而改變人們工作、就業、生活,甚至思想模式。本文所探討的是新冠肺炎疫情如何改變社會成本觀念和結構,進而提出具有長程意義的若干思考。病:人類生存與發展的微觀基礎

傳統經濟學包括微觀經濟學,后者被定義為以單個生產者、消費者和單一市場的經濟行為作為對象的經濟學學科。微觀經濟學的「微觀」與現代物理學和生物學的「微觀」沒有任何關聯性。2020年新年不久,全球民眾的生活節奏被來自微觀世界的新冠病按下暫停鍵,并有效地攪動和改變了宏觀世界。現在人們不得不重新審視一個認知人類生存與發展的微觀基礎問題。經濟學作為一門實證科學,需要突破社會科學的微觀思維,不是將微觀作為觀察世界的抽象概念,而是作為洞察和度量真實世界的出發點。依據現代物理學,微觀世界一般所指的是用納米衡量的物質系統,其線度小于10-9米。在微觀世界中,其基本粒子包括原子、電子、原子核、質子、中子和夸克。病無疑屬于微觀世界。例如乙型肝炎病直徑42納米,噬菌體病68納米,甲型流感病80納米,SARS病90納米,新冠病90納米。人類對于微觀世界的直接觀察和認識,需要通過電子顯微鏡和掃描顯微鏡。電子顯微鏡的分辨極限遠超光學顯微鏡,最大可以實現300萬倍的放大倍率,可以分辨病、線粒體、DNA等微小物體,并具有圖像采集、數據處理和數據儲存等功能。掃描顯微鏡的發明,推動形成了以0.1納米至100納米尺度為研究對象的納米科技學科的誕生。病主要存在于自然界的植物、動物和細菌之中。寄生在植物體細胞中的是植物病,寄生在動物細胞中的是動物病,寄生在細菌中的是細菌病。病與動植物的主要區別是:結構不同。動植物有細胞膜、核膜,病沒有類似結構;動植物有各種細胞器,病沒有,病衣殼里只有遺傳物質。成份不同。動植物含有核酸、蛋白、脂類、水分、碳水化合物、無機鹽等很多類型的成份,病只含有核酸、蛋白質、脂類和糖。復制方式不同。動植物自身有酶系統進行DNA復制和細胞分裂,病則需要借助宿主的酶和翻譯體系進行復制和增殖。能量代謝不同。動植物有能量代謝系統,在線粒體中生成ATP,病沒有自己的能量代謝。對于病世界,人類長期認知不足。病是一種非細胞生命形態,它由一個核酸長鏈和蛋白質外殼構成,沒有自己的代謝機構,也沒有酶系統。病依所含核酸種類不同可分為DNA病和RNA病。在地球上,病是數量最大的生命實體。首先,病有多少類型?假設已知的62,305種脊椎動物每種攜帶58種病,那么未知病的數量將上升至3,613,690種,為流行病學家穆爾斯所估計數量的三倍還多。如果考慮脊椎動物、無脊椎動物、植物、苔蘚、蘑菇和褐藻等目前已知的大約174萬個物種,病種類會上升至1億以上,這個數量中還不包括細菌、古生菌和其他單細胞生物中的病。如果再考慮到有1031種病粒子存在于海洋中,其數量還會大幅度提高。其次,病的數量有多少?科學家通過檢測病DNA的方法推斷,地球上病的總數大約為1031個。這個數量大約是整個宇宙恒星總數的一千萬倍。如果把每個病一個一個地連接起來,那么產生的病鏈條將跨過月球、跨過太陽、跨過比鄰星、跨過銀河系邊緣、跨過仙女座星系,一直延伸到2億光年之外。如果加上RNA病,那么地球上病的總數,可能是1031加上1031,產生的病鏈條將長達4億光年。不僅如此,病是無所不在的,可以伴隨地球上的每一個生態系統并入侵每一種生物體。病可以穿越地球各大洲,每天有數萬億的病會從天而降,地球上每一平方米就有多達8億個病。關于病的歷史,科學家的推斷是與地球生命幾乎同步。有可能在四十億年前地球上演化出第一個細胞的時候,病就同時存在。病并不會形成化石,也不存在任何參照物可以估算病出現的時間。病存在三類起源學說:原始生物后裔說、退化說,以及病和細胞共同進化說。不論哪種起源說,地球初始期的生命分化,最終朝著兩種截然不同的方向發展:一個方向是從細胞進化到生命有機體;另一個方向是病,保持簡單構造,利用宿主細胞中的物質和能量,按照本身核酸所包含的遺傳信息,復制、轉錄和轉譯,產生和它一樣的新一代病。美國生物學家魏泰克提出生物五界系統學說,分別是:原核生物界、原生生物界、植物界、真菌界和動物界。五界系統按復雜性增加的三個層次排列生命:原核單細胞;真核單細胞;真核多細胞。病屬于寄生生活的介于生命體和非生命體之間的有機物種,既不是生物亦不是非生物,目前不把它歸于五界之中。但是,沒有病,就不可能構成微生物系統,而沒有微生物系統,就不存在魏泰克所提出的生物五界。病的特定化學構成決定其功能是不可替代的。所以,人類依存于生物五界系統,而支持生物五界系統的微觀基礎是微生物,是病。病的演變、其與生物界和與人類的關系,最終成為了人類生命群體的前提性條件,其地位絕對不亞于空氣、水、陽光和土地。在人類形成與進化的過程中,病所具有的終極性微觀地位已經形成。假設人類生存于一個不存在病的地球,那只是人類中心主義的一種偏見。因為地球自有生命現象開始,就有了病。借用「嵌入理論」的說法,可以說是人類后來「嵌入」到了已經存在病和微生物,甚至生物五界的系統。所以,病系統已經構成了現實經濟的真實微觀基礎。甚至可以說,沒有對病的整體認知,就不可以理解未來人類生存環境的演變。病影響人類經濟生活的基本模式

朱嘉明:DAO就是未來,其形體是完全不能忽視的系統:12月11日消息,回顧2021年,朱嘉明認為有四件事對于全球長程發展產生了重大影響,包括:新冠疫情和疫苗、雙碳目標、火星探測和太空開發以及從NFT到元宇宙。在所有的改變中,最重要的改變是對公司的挑戰、對工廠的挑戰,對傳統的經濟組織模式的挑戰。DAO就是未來!DAO代表的是一個非中心化的自治性的組織’,其形體是完全不能忽視的系統。(第一財經)[2021/12/11 7:33:01]

事實上,人類身體本身也寄存著巨量的病。一個普通的健康人體內就含有約3×1012個病,如果將全世界所有人身上的病聚集到一起,可以填滿大約十個原油桶。如果一個人得了流感,呼吸道里每一個被感染的細胞會產生大約1萬個新的流感病。幾天下來,身體里產生的流感病數量將高達100萬億。這個數量是地球上所有人類總和的一萬倍以上。病一旦離開了宿主細胞,就變成了沒有任何生命活動、也不能獨立自我繁殖的化學物質。所以,病對人類的影響主要是以植物、動物和細菌作為媒介的。引發傳染病的病原體種類很多,包括細菌、病、立克次氏體、寄生蟲、真菌等多種微生物,也包括微生物重組體。就植物病病而言,在傷害植物系統本身的同時,還可以通過植物傳染給人類。至今,人類的免疫系統對從植物傳染給人類的耐藥疾病毫無準備。至于動物病,則寄生在人體和動物體內,引起人和動物的疾病。動物病的復制和噬菌體復制的過程相似,包括吸附、注入、復制、裝配、釋放五個基本階段,只是有些細節不同。對人類致命的病更多首先出現在動物身上,在發生變異后傳染給人類。當代人經歷過的與動物病有關的疫情包括:禽流感,由甲型流感病所導致,病寄生于雞、綠頭鴨等野生鳥類,H7N9型禽流感就是一種新型禽流感。口蹄疫,病存活于牛、羊、豬等偶蹄動物,引發急性、熱性、高度接觸性傳染病,易感染動物如黃牛、水牛、豬、駱駝、羊、鹿等。中東呼吸綜合癥,該病的主要宿主是人類馴養的單峰駱駝。沙門氏菌病,沙門氏菌是食源性病菌,屬于人與家畜共患的感染性疾病。甲型H1N1流感,屬于正黏病科,甲型流感病屬。馬秋波病感染,該病由老鼠攜帶。猴B病,亞洲地區的獼猴是這種病的天然宿主,為人畜共通傳染病。尼帕病感染,這種人獸共患的病病的宿主是馬來大狐蝠,導致成千上萬頭豬死亡,并傳染給人。除了豬以外,狗、貓、羊和馬都可能是尼帕病的宿體。西尼羅河病感染,病宿主包括鳥、馬、貓、臭鼬、灰鼠、家兔,最終傳染給人。拉沙熱,病宿主主要是家鼠、田鼠、蝙蝠。狂犬病,通過狗和其他動物傳播給人的一種致命傳染病。嚴重急性呼吸系統綜合癥,其冠狀病存活在大量不同種類的蝙蝠身上。作為病的動物宿主,幾乎包括了從飛禽、走獸、家畜到水產品,從鸚鵡、蝙蝠、其他鳥類,到豬馬牛羊、家庭寵物、魚類,其中還有野生動物。野生動物體內含有大量上百萬年積累下來的病,人類則幾乎沒有接觸過,因而是更大的威脅。病在自然界、動物和人類之間,存在著相當穩定的傳播關系:

數據源:筆者繪制進一步分析,病不僅數量絕對的大,而且無所不在。從流行病學的角度來看,病在人群中的傳播分為「垂直傳播」與「水平傳播」。所謂「垂直傳播」,是指母體內存在的病經胎盤或產道由親代傳給子代的方式導致感染;至于「水平傳播」,則是指病在人群不同個體間的傳播。其中,后者與人們的日常生活習慣幾乎不可分割,基本傳播模式包括:「人傳人」模式。主要是直接接觸傳播和空氣傳播,以及通過空氣中說話和噴嚏的飛沫傳播。SARS病傳播方式為飛沫傳播或接觸患者呼吸道分泌物;甲型、戊型肝炎主要通過飲食傳染。「物傳人」模式。人在與沾染了病的物品接觸后導致感染病。日常頻繁觸摸的公共場所門把手、電梯按鈕及相關設施等,都是常見的病寄生處。中央空調傳播。污水管和排泄器皿模式,包括氣溶膠傳播。通過大面積暴露和有損傷的皮膚傳播。簡言之,病對人類傳播是無所不在和無時不在的,藏匿在人們感官閾值之下,人們因為安全和危險的界限模糊不清而感到不安。最近,遍及世界各地的家禽養殖場和養豬廠,甚至全球最大薯片工廠都有可能發生疫情,這意味著新冠病已經深入到現代社會的廚房和餐桌,即人們日常生活的深層結構。病外溢效應和歷史轉型

通過古DNA研究、動物考古學、生物地理學的綜合性研究,各種動物被實際馴化的時間、地點信息逐漸明晰,科學界發現,在很多動物被馴化之前,許多超級病菌在遠古時期已經存在于自然界的野生動物身上。例如,結核病的結核分枝桿菌已經有近七萬年的歷史。人類祖先以狩獵采集為生,茹毛飲血,很可能都是超級病菌攜帶者。在舊石器時代,人口聚集規模與擴散空間有限,尚不存在為病菌的超級演化提供溫床的家養動物,也不具備因定居而帶來的水與土壤交叉傳染的因素。但是,病已經融入和改變人類生命及其活動。近年,科學界從處于舊石器時代與新石器時代之交的、從俄羅斯到瑞士等國的多個遺址,篩選出從狩獵采集者到最早的農民中近三千具遺骸,從中提取出八種最早的沙門氏菌。此外,從秘魯印第安人的干尸上提取到的肺結核菌DNA,與野生動物中廣泛傳播的病原體,同樣具有較高的相似性。從距今1至1.2萬年前開始,古人類結束四處流浪的狩獵采集生活,踏上畜牧業道路、開啟農牧業社會,野生動物不斷被人類馴化,不但改變了人類在生物鏈上的位置,同時也逐漸影響了生物賴以生存的環境。在這個過程中,一些流行性病菌隨之在家養動物中產生,并在人類與馴養動物之間不斷地交叉感染,為超級病菌的出現埋下伏筆。當人類進入農業社會,馴化動物,改良植物,人口增長,加上陸上和海上貿易的興起,進而形成不斷增加的人口稠密化地區。因為農業革命,人類建立了新的生態系統,為病菌演化和強烈影響人類生活提供前所未有的環境。其中,伴隨動物馴化時間的增長,人類與家畜之間的共有傳染病也隨之增多,并出現具殺傷力和擴散能力極強的超級病菌。在人類歷史進程的幾次全球瘟疫事件中,那些能夠改變人類歷史的超級病菌,絕大多數竟源自家畜、寵物和與人類有著近距離關系的動物。隨著分子遺傳學、古病理學、流行病學等領域的研究成果增多,分子生物學開辟了人類疾病史研究新途徑。生物學家根據不斷增多的證據發現,在很多致病病菌的分支系統中,存在與一些家畜病菌的親緣關系;或者說,在分子遺傳學上具有相似性。所以,那些被祖先馴化的動物很可能就是超級病菌的始作俑者。盡管如此,究竟病菌和家養及馴化動物之間存在怎樣的關聯性,還有待于更多的證據和檢驗。但是,病菌的演化和傳播,直接和間接地改變了人類生態和社會結構,確是歷史事實。在這個意義上說,沒有瘟疫的人類歷史不是完全的歷史,甚至是嚴重缺失的歷史。十一到十三世紀的十字軍東征,十三到十五世紀的蒙古帝國崛起,分別從西到東,再從東到西,徹底打通了歐亞大陸。之后新大陸出現,麥哲倫環球航海,國際貿易網絡建立,最終形成巨大的病菌繁殖場。從1347至1353年,席卷整個歐洲的「黑死病」瘟疫導致死亡人口達到2,500萬人,占當時歐洲總人口的三分之一。造成這場瘟疫的是以鼠類和蚤類作為宿主的鼠疫桿菌。黑死病發源于威尼斯,此地是全球航海和貿易的重要樞紐。十八世紀后期的歐洲,天花的流行導致1.5億人口死亡,加劇天花流行的社會因素為戰爭帶來的人口流動。自十九世紀之后的二百余年間,不論發生在世界任何地方、因任何病所導致的疫情,很快開始不同程度的國際蔓延。所謂的1918年西班牙大流感,源于后來被命名為“H1N1”的流感病。當時的世界總人口為17億人左右,此次流感導致10億人感染,約4,000萬人死亡,死亡人數超過了第一次世界大戰士兵和平民死亡之和。此次大流感爆發于美國,透過戰爭形成世界性感染,無數青年死于非命,嚴重影響青壯年補充到軍隊,間接導致一戰于1918年底提前結束。二十世紀后期最典型的疾病是艾滋病,造成該病的是一種能攻擊和毀滅人體免疫系統的HIV病。1981年,首次病例發生在中美洲。1982年,這種疾病被命名為「艾滋病」,不久迅速蔓延到各大洲。進入二十一世紀,病對人類的影響從初始階段就是國際性的和全球化的。在過去的二三十年間,病開始展現對人類社會前所未有的爆發頻率和力度。在病攻擊面前,現代化的人類社會之脆弱性是被低估的,承受力是被高估的。二十一世紀開始不久的SARS所造成的流行病,是一種人類從未聽說過的病,該病于2002年在中國廣東順德首發,隨后擴散至東南亞乃至全球。更值得注意的是,原本人們以為某些以動物為宿主的病對人類沒有直接傷害,后來為科學證明是不正確的。例如,非洲豬瘟是在家豬、野豬中爆發的一種急性、熱性、高度接觸性動物傳染病。長期以來,官方機構宣稱非洲豬瘟不是「人畜共患病」,不傳染人,對人體健康和食品安全不產生直接影響;也不太可能出現變異和傳染人的情況。但是,最近《美國科學院院報》發表了一篇來自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的論文,提出新型豬流感病的基因型G4EAH1N1,與此前的豬流感病存在較大差異,所以,人類對G4不具備與對其他豬流感病一樣的免疫能力。以下提供了二十世紀后半期至二十一世紀前二十年全球八種疫情從爆發到全球大流行的周期比較:

朱嘉明:元宇宙是人類創造出來、橫跨生命與非生命集成系統的信息塊:6月2日,由Cabin VC 、Blocklike舉辦,金色財經、POW POWER協辦的Tides波浪 2021·區塊鏈影響力峰會開幕式中,經濟學家、數字資產研究院學術與技術委員會主席朱嘉明開場演講。

朱嘉明討論了元宇宙的概念、演變歷史、基礎問題、未來預期等等。朱嘉明認為,元宇宙是人類創造出來、橫跨生命與非生命集成系統的信息塊,是通過21世紀科技成果所實現的人類意識的集合。該概念將引發信息科學、量子科學、數學和聲明科學的互動,改變科學范式的飛躍。目前,我們正處于高度智能化形態的元宇宙第3個發展階段,元宇宙已經囊括了多種數字經濟創新成果,例如 DeFi、NFT 以及區塊鏈的其他成就。[2021/6/2 23:04:45]

數據源:筆者繪制如果比較全球性病爆發的時間分布,不難發現全球性病疫情的爆發頻率出現加快趨勢:工業革命之前數個世紀以百年為頻率幅度,進入工業社會之后是幾十年為頻率幅度,如今已經發展到三年甚至同年就有新病導致疫情的情況。不僅如此,病所產生的影響很快遍布全球。此次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傳播,將人類整體性感染的情況推向極致:

數據源:筆者繪制新冠病的特征和社會成本分析

流行病病原體怪異而難以捉摸,這一觀點是流行病學研究的核心。在人類過去上千年的歷史中,雖然地球上存在著數以百萬計的病,人們不斷地遭受到源于病的各種傳染病的困擾,但是只有極少數病曾經引發過流行病大爆發。在這樣的意義上說,人類還是幸運的。但是,這樣的幸運是否會因為此次新冠病而結束?人類發現冠狀病可以追溯到1937年首次將病從雞身上分離出來。冠狀病是一個大型病家族。在此次冠狀病之前,已知包括SARS-CoV、MERS-CoV在內的六種。冠狀病僅感染脊椎動物,如人、鼠、豬、貓、犬、雞、牛、禽類。雖然人們對于新冠病認識不過六個月的時間,但已經不得不承認它集中顯現了如下特征:溯源極端困難。從新冠肺炎疫情開始,WHO和相關國家政府就追尋病源頭和動物宿主,但是至今沒有定論。不僅如此,將新冠肺炎正式命名為“COVID-19”,其中的「19」是指發現該冠狀病的2019年。選擇這一名稱,就是為了避免將此病與地域、動物或個人關聯,消除歧視,避免被化。新冠病是變異性極強的RNA病,可以實現超級變異。潛伏期長。從觀察來看,新冠病一般的潛伏期是十四天,個別的病例可以達到二十四天左右,甚至更長。疫情全球蔓延呈現指數增長模型。此次疫情呈現以流感的方式傳播,具有指數增長特征,即感染人群的增長速率與它特定時點的感染人群數量成比例,增長量成倍增加。以美國為例,其疫情增長的曲線圖,初期看來平緩,但突然急劇攀升,幾乎呈垂直狀,屬于典型疫情。無癥狀感染者不是孤立和偶然現象。人體感染新冠病康復后,體內的抗體可能只能維持兩到三個月。尤其是無癥狀感染者,抗體維持時間會更短。病感染和傳染渠道廣泛,防不勝防。病適應季節和溫度環境變化。病橫跨全球人類生存的不同區域,突破經緯度和海拔極限。病全面損傷患者機體。人體的感染不僅局限于肺部,而且可以侵入心臟、血管、腎臟、消化道、神經系統,還包括大量不同組織的內皮細胞。新冠病不再是單純的呼吸系統疾病,更多地呈現為一種廣泛的血管疾病。具有復發的機理。新冠病實際上具備乙型肝炎病和艾滋病病的特性與功能,即使宿主通過治療恢復了健康,病可能還會終身寄生在宿主體內。所以,WHO提出:現在沒有證據能證明感染新冠病后產生的抗體能保護人體免于第二次感染。病患趨于年輕化。近期臨床研究發現,新冠病感染者的平均年齡為55歲,比初期感染者平均年齡60歲下降了5歲。新冠病可能和其他病迭加。群體免疫幻覺。冠狀病里有一個ADE效應,群體免疫的抗體對變異后的病無法免疫。臨床發現,西班牙新冠抗體陽性率僅5%。所以,難以寄希望于群體免疫。研發疫苗和新藥難度極高,研制周期具有不確定性。在上述歸納的十四個特征中,最重要、也最存在爭議的是如何認知新冠病的變異能力和后果。可以肯定的是,新冠病具有閃電般的自我復制能力和無與倫比的進化速度。在2020年2月12日之前,病的進化樹上最少就包含五十八個單倍型,可分為五組。病變異,意味著病繁衍出愈來愈多的亞型,甚至可能與其他病形成重組,突變演化出一些全新的超級病。最近,根據《衛報》報導,在研究者提取的來自全世界5,000多份樣本中,發現當今世界上已經流行著至少三種新冠病;有一種占了700多份,另一種只占30多份。也就是說,除了最大群體感染的那種,還檢測出株結構不一樣的其他種類的新冠病B類和C類。自北京6月11日再次發現疫情之后,18日,中國公布病基因組序列數據,表示這些樣本帶有D614G突變,認為是歐洲D614G株的分支。中外專家均認為D614G突變讓新冠病傳染力增強。芝加哥西北大學醫學院的研究發現:科學家上傳的冠狀病的相關基因組中,發生了多次突變。至少有四項實驗室研究表明,變異使病更具傳染性。更嚴重的是,某些患者可能同時被雙重新冠變異病感染。3月24日,冰島媒體《雷克雅未克秘聞》報導:冰島國內一名新冠肺炎患者被檢測出同時受兩種新冠病感染的情況,其中第二種為原始新冠病的變體,這是冰島第一次發現受雙重新冠病感染的患者。冰島科學家已在國內發現四十個病變種。值得注意的是,英國學者指出新冠病在亞洲爆發疫情之前,很可能已經存在于全球不同地方,只是處于「休眠」狀態,直到環境改變才開始傳播。

現場丨朱嘉明:我們需要看到區塊鏈和數字轉型代表的社會變化:金色財經現場報道,10月15日,華山論劍2020網絡安全大會于西安召開,在大會的區塊鏈安全與應用創新分論壇上,數字資產研究院院長朱嘉明演講表示,把區塊鏈置于華山論劍的歷史情節,對區塊鏈行業有很大的啟發意義。華山論劍集結了當時的地緣參與者,而參與者代表著社會參與的各階層共同尋求一個“真經”,今天討論的區塊鏈,有非常多的背景因素,我們需要看到區塊鏈和數字轉型代表的社會變化,即數字化技術向民眾轉移的需求。江湖就是歷史,歷史就是江湖,區塊鏈的每個圈子,都是江湖,江湖有各自發展的體系,華山論劍就是江湖文化在特定歷史條件下的展現。在科技主導經濟的時代,我們需要更強的歷史感。[2020/10/15]

新冠病具有閃電般的自我復制能力和無與倫比的進化速度。在人類與新冠病大約半年時間的「博弈」過程中,新冠病顯示了前所未有的三個「智能」特征:不斷改變其內部結構以適應其新宿主;疫情反彈能量強大;避開人體免疫系統的反擊,具有超強傳染性。通過顯微鏡拍攝到新冠病感染健康細胞的過程顯示,受感染細胞長出名為「絲狀偽足」的觸手狀刺突,在這種刺突中長滿了新冠病顆粒。新冠病正是利用這些絲狀偽足進入健康細胞,并注入病液以改變細胞內部機制。受感染細胞則變為「病復制機器」,繼續生產新病的組成部分。對于這樣的現象,專家不得不使用文學語言如「狡猾」、「詭異」和「邪惡」加以描繪。在近現代人類與病疫情的關系史上,還從來沒有出現過這樣強大的全能型納米級對手。人類在與新冠病對抗中,寄希望于控制此病的特效疫苗。現在看來,疫苗研制不僅面臨病的復雜性,而且需要應對其變異能力,疫苗的研制周期不可避免延期。現在存在著疫苗研制速度和病演變速度的競賽,而且無法排斥當前病樣本發生更大程度的突變的可能性。如果發生,人類何以面對?在這樣的新冠病及其所造成的全球疫情下,評估對全球的影響,需要討論生命成本、社會成本和經濟成本。生命成本方面,包括新冠病引發的檢測、確診、治療和直接死亡成本。WHO提出:截至北京時間7月26日21時01分,全球新冠肺炎累計確診病例突破1,624萬例,達到16,245,736例,累計死亡病例超過64.9萬例,達到649,276例。人類在同病長久的交戰中,進化出愈來愈強的免疫系統,但是強大的免疫系統也會反噬人類自身。科學家已經證明,此次疫情引發了人類免疫系統的改變。新冠肺炎成為老年人的頭號殺手,預期壽命將會降低,整體醫療支出大幅上升。社會成本方面,鑒于新冠肺炎感染數量的幾何級數增長,以及死亡人數的不斷擴大,為了確保醫療體系不致崩潰,世界各地都以停工、停產、停學、停試等「隔離」手段來抵擋病、遏制病入侵和擴散,并實行各種類型和各種時間尺度的隔離,從國家層面到城市、小區層面。一個流動的世界被割裂、被靜止,包括學校、博物館、餐飲和娛樂場所、體育空間,大面積和長時間被關閉。人類不得不接受「封國」、「封城」、「斷航」與「蟄居」的現實,大大改變以往通過聚集和直接交流的生活方式。生活方式的改變自然會影響傳統的家庭模式。在廣義的社會成本中,還需要充分估計社會心理成本。在美國,疫情背景下持續增加的社會管理成本也需要加以考慮。經濟成本方面,可以分為直接經濟成本和間接經濟成本。在直接經濟成本方面,首當其沖的是第三產業的全面衰退,全球的價值鏈、供應鏈、產業鏈的斷裂,國際貿易的大宗商品、能源和畜牧業全面萎縮,全球經濟增長嚴重放緩,居民收入下降,失業人數急劇增長,消費能力萎縮,全球平均生產力水平大幅度下降。在疫情時代的新世界,投資與政策預計將沿循截然相反的核心邏輯,行業估值的邏輯完全改變。在間接經濟成本方面,世界愈來愈多國家陷入公共醫療制度危機,不得不訴諸財政赤字貨幣化政策,加劇財政的脆弱化,最終侵蝕福利制度的根基。如果從比較宏觀和中長期的尺度評估此次疫情的影響,因應疫情爆發,世界各地的邊界關閉,沖擊歐洲的「無國界理念」,國際貿易環境惡化。現在又有一種「病關稅」說法,頗有道理。根據世界銀行測算,對于大部分貿易品而言,一天的延誤就相當于加征超過1%的關稅。這如同施加了額外的「病關稅」。疫情對世界所形成的壓力,構成所謂的「馬太效應」,已經開始動搖全球化的基石。關于新冠肺炎疫情長期影響的思考

進入二十一世紀的人類,雖然經歷過「9.11」恐怖主義和2008年世界金融危機,卻依然對未來充滿信心。盡管生態環境不斷惡化,但是因為科技進步、互聯網的發展、全球化的進展,加劇了人類的某種自負。最有代表性的是生態學家克魯岑和斯托莫在2000年提出了「人類世」概念:人類已經成為影響全球地形和地球進化的地質力量。但是,此次新冠病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扭轉了人類中心主義的思想慣性,逼迫人類承認現代化的脆弱性,甚至需要重新定義現代化。以下提出八點具有長程意義的思考:第一,正視人類對于新冠病的認知和對抗手段的有限性。在此次疫情開始的幾個月里,即使資深的疾病專家也低估了這場疫情的嚴重性,以及演變成全球流行病的可能性。WHO在推特上發表過「沒有明確證據表明新冠病人傳人」的言論。之后的疫情發展證明,人類對于新冠病的專業知識和對抗手段相當有限,暴露了公共衛生資源的匱乏。以納米作為尺度的病,幾乎在人類構建的現代社會體系中通行無阻,導致人類付出數十萬生命,數十萬個家庭承受失去親人的悲哀。現代科學與醫學的發展速度,并不能跟上病發展與變異的速度。從新冠病的特性來看,人類在短時間內根本不可能將其徹底消滅。可以預料,無論是否能研發出疫苗,新冠病及其變異后代所造成的疫情很可能常態化,永遠不會消失。在短暫壓制住病之后,很大機會將會卷土重來,且每一年都會如約而至。如果這樣的假設成立,新冠病在2019至2025年區間所呈現的曲線將如下圖所示:

數字資產研究院院長朱嘉明:能夠挑戰數據 讓數據接受規則的只有區塊鏈:金色財經現場報道,9月8日區塊鏈+創新服務與產業應用大會暨中國國際商會區塊鏈創新服務產業委員會成立大會在北京國家會議中心順利召開,會議上名經濟學家、數字資產研究院院長朱嘉明發表了以“進入新階段的全球科技革命”為主題的演講,朱嘉明指出,未來五年,科技革命開始呈現疊加狀態,我們的未來不再是經歷進化,而是經歷爆炸,數字化、數字經濟和數字社會正在加速到來。量子計算代表算力革命,人工智能代表智能革命,物聯網代表生活方式革命,科技革命正在逼近“奇點”,數據是人類科技即將面對的重大挑戰,能夠挑戰數據,讓數據接受規則的只有區塊鏈。[2020/9/8]

數據源:參見哈佛大學公共衛生學院流行病學家利普西奇領導的研究團隊論文,StephenM.Kissleretal.,“ProjectingtheTransmissionDynamicsofSARS-CoV-2throughthePostpandemicPeriod”,Science368,no.6493(2020):860-68。說明:圖中“SARS-CoV-2”的定義來源于2020年3月2日《自然—微生物學》發表的國際病分類委員會冠狀病研究小組關于新冠病的命名聲明。因新冠病與以嚴重急性呼吸系統綜合癥冠狀病為原型的同種病具有遺傳相似性,2月11日,該病被ICVT-CSG命名為「嚴重急性呼吸系統綜合癥冠狀病2」。第二,新冠病和其他病造成的疫情,將導致全球性醫療衛生資源短缺狀態的長期化。隨著新冠肺炎疫情常態化,加上之前和未來有可能面對的新病所造成的疫情,以及病誘發的心血管疾病和癌癥,以致形成多種病和疾病迭加,人類對醫療和健康領域的投入不得不持續加大,但仍然難以滿足需要吸納社會其他資源的「醫療黑洞」。世界各國都面臨著如何分配有限的醫療資源問題,誠如論者所言:「做好長期與疫情共存的準備,抗疫與急重癥和癌癥患者診療之間,面臨著一場『生命與生命』的競爭。」第三,所有政府需要在「救人命」和「救經濟」之間尋求困難的平衡。此次疫情證明,為「救人命」所支付的各種經濟、社會和的資源是非常巨大的。例如,在美國治愈一名新冠肺炎患者,大約需要100萬美元以上;在中國治療一位危重癥患者的費用是40萬元人民幣,治療重癥患者的費用是20萬元人民幣。更為重要的是,各種形式的隔離造成非直接的巨額經濟成本,直接消耗國家的經濟能力。即使在沒有疫情的情況下,世界各國維護健康和開發相關科技的成本已經不斷提高,健康保護方面的支出,已經成為企業、納稅人以及患者沉重的負擔,疫情的爆發和迅速蔓延更是「雪上加霜」。有的國家提出「集體免疫」,避免國民經濟發生任何形式的「暫停」,其風險是整體生命損失成本失控。整個世界陷入了這樣的境地:「我們造就的世界給疫情提供了溫床,卻沒有做足對抗疫情的準備。」這樣的情況必須改變。第四,為了控制疫情,國家和政府的治理能力需要強化,公民權利無可避免被減弱。如果疫情長期化和常態化,導致救濟情況惡化,失業人數增多,貧富差距擴大,民粹主義高漲,社會結構失衡,就需要政府訴諸財政手段和其他方式,救濟社會貧困階層,例如直接「發錢」和以其他方式補貼,形成疫情下國家競爭的新模式。新冠肺炎疫情期間,國家所擁有的權力和資源得到充分展示,民眾不得不依賴來自政府資源的幫助;需要一個能勝任的政府,成為了全球性主流民意。問題是,與金融危機相比,新冠肺炎疫情迫使各國大幅增加財政支出,最終仍然是民眾買單。第五,疫情導致全球化和城市化的全方位挫折。因為全球化和城市化,病可以通過國際航班在短短幾個至十幾個小時內跨越大洲和大洋,造成全球擴散。從全球看,此次病傳播最主要的地方都是大都市。病可以在短短數天內,在空間狹窄、人口密集、基礎設施和開放空間不足以支持人們保持社交距離的城市里感染成千上萬人,造成無法承受的死亡規模。據英國廣播公司7月7日報導,WHO終于承認,愈來愈多的證據表明,新冠病可以通過懸浮在空氣中的微小顆粒傳播。在中國,為了防止新冠肺炎疫情在城市的傳播,國家的花費成本以數千億元人民幣為單位。但是,疫情在農村爆發程度很低,盡管農村的抗疫能力最弱。所以,「大疫止于村野」,現在需要反思全球化、城市化和大都市化。第六,從本質上說,此次疫情是一次生態災難。人類長期破壞環境,導致森林面積減小,各種野生動物食物不足,迫使牠們從傳統的森林生境中遷移到森林邊緣附近的果園覓食,將各種致命的病帶到人類社會。人類是自然環境的入侵者,病是人體基因的入侵者。以尼帕病為例,該病被稱為「大自然創造的生物武器」,導致高達50%的死亡率。尼帕病最初的自然宿主是狐蝠。因為人類活動導致狐蝠居住的森林面積減少,迫使狐蝠從傳統棲息地遷往森林邊緣附近的人類果園。攜帶病的狐蝠啃咬過的或其糞便沾污過的果實掉落在地面被豬吃掉,導致豬被感染,病通過養殖場的豬進入人類社會。此外,現在全人類面臨著「冰川病」的威脅。距今164萬年的第四紀冰川時期,地球的某些病被封凍在冰川里。中國的青藏高原附近的冰河中也發現了三十多種萬年前的病,未知的病大約有二十多種。科學家在凍土中發現了一種大型病,已經有三萬年的歷史。經過研究發現,這種病非常復雜,超過現在所有已發現的病。因為全球氣候變暖,冰川融化,冰川病或細菌將會得以釋放,傳染給人類。2016年,由于氣溫上升,西伯利亞地區的一些凍土開始融化,導致炭疽桿菌的釋放和傳播。南極大陸的冰蓋形成于約2,300萬年前,而現在的冰蓋規模已達500萬年前的狀態。今年南極氣溫達到20.75攝氏度,直接突破了最高點,引發冰層融化,很可能喚醒萬年的病或細菌。第七,衡量現代病的危害程度,需要以人類是否還能回到原來的生活狀態為尺度。在人類歷史上,不乏幾乎將人類推向滅絕邊緣的疫情,但是疫情過后,人類還可以按照之前的方式生活與生產。此次疫情將是疫情歷史的分水嶺,不僅全球經濟復蘇的路徑將更為曲折難測,而且世界各國民眾很難再回到過去的生活方式,全球經濟也再難按照原來的方式運行。例如,口罩正在成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人們保持六英尺距離正成為新的本能。人類需要整體性的自知之明,如麥克尼爾所說:「人類改進命運的同時,也就加大了自己面對疾病的軟弱性。??我們應當意識到我們的力量是有局限的,??應當牢記,我們越是取得勝利,越是把傳染病趕到人類經驗的邊緣,就越是為災難性的傳染病掃清了道路。我們永遠難以逃脫生態系統的局限。」第八,新冠肺炎疫情加劇了現代社會的不平等,集中表現在:社會階層不平等。在此次疫情中,付出生命成本最大的群體來自生活質量和醫療條件較差的社會階層。產業部門不平等。一方面,疫情導致所謂「無接觸」產業的崛起,例如在線娛樂、在線教育、在線辦公、遠程醫療。基于數字經濟,人工智能、醫療和制藥產業獲得新的成長機會;另一方面,此次疫情對傳統服務業和低技能產業打擊嚴重,導致這些產業的從業者的收入大幅度減少和失去工作。其中,女性在服務業就業密度較高,相信會付出更多代價。國家之間不平等。此次疫情對發達國家和貧窮國家之間的傷害程度,以及近中期后果,差別很大。在地球上,病很可能是人類所發現的消耗最低能量、不直接產生熵值,卻能有效改變人類生存狀態的納米級生命物質。在二十世紀60、70年代,世界工業化正處于黃金時期,物質財富空前涌現,人類狂妄自大,產生了「擁有無限能力的幻覺」。一些經濟學家甚至斷言,世界的生產問題已經解決,人類從此可以高枕無憂。在這個時刻,英國經濟學家舒馬赫以超越時代的理性和觀察,在1973年出版了《小的是美好的》一書。該書堪稱二十世紀的經濟學經典,探討了資本密集型、資源密集型產業對人類社會的終極性傷害。但遺憾的是,病與當代人類的關系,沒有納入舒馬赫的視野。經濟學作為一門實證科學,需要引入物理學和生物學的研究成果,重新構建其微觀和宏觀架構。舒馬赫說:「我們或可預期經濟學必須從人類的研究中衍生出其目的和目標,并且必須從對大自然的研究中,衍生出大部分的方法論。」新冠病肆虐全球達半年之久,仍舊沒有看到全面衰減的拐點。不僅如此,在今年冬天流感季節,發生第二波疫情的憂慮也已經出現。如果發生第二波疫情,其破壞性很難預測,世界各國是否有能力承受更大的社會成本?所以,從現在開始,人類需要依賴智慧與科學,重新審視健康與生命的價值,盡快形成與納米級病共處的社會體制和生活方式。注釋“Virus”,英文單詞,中文直譯為「病」,「」字影響了“virus”本身具有的中性特征,因為不是所有的“virus”都對人類造成傷害。動物病或含DNA,或含RNA;植物病除少數組外大多為RNA病;噬菌體除少數科外大多為DNA病。白瓦:〈地球上總共有多少個病〉,《大科技》,2015年第5期,頁13;12。FelixM.Keyetal.,“EmergenceofHuman-adaptedSalmonellaEntericaIsLinkedtotheNeolithizationProcess”,NatureEcology&Evolution4,no.3(2020):1-10.JaredDiamond,Guns,Germs,andSteel:TheFatesofHumanSocieties(NewYork:W.W.Norton,1997).關于病菌是否起源于家養動物,仍是一個需要更多證據來論證的假說,而非定論。古DNA研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再如很多的病菌發病較快,在還沒有引起骨骼性病變的時候就已經殺死了宿主,而且動物考古學家也在不斷地更新各種馴化動物起源的事件和地點。HongleiSunetal.,“PrevalentEurasianAvian-likeH1N1SwineInfluenzaViruswith2009PandemicViralGenesFacilitatingHumanInfection”(29June2020),ProceedingsoftheNationalAcademyofSciencesoftheUnitedStatesofAmerica。〈冠狀病〉,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網。TaoWangetal.,“AttentionShouldbePaidtoVenousThromboembolismProphylaxisintheManagementofCOVID-19”(9April2020),TheLancetHaematology。MarinaPollánetal.,“PrevalenceofSARS-CoV-2inSpain(ENE-COVID):ANationwide,Population-basedSeroepidemiologicalStudy”(6July2020),TheLancet。Wen-BinYuetal.,“DecodingtheEvolutionandTransmissionsoftheNovelPneumoniaCoronavirus(SARS-CoV-2/HCoV-19)UsingWholeGenomicData”,ZoologicalResearch41,no.3(2020):247-57.〈哈佛大學發表Science:關于新冠的絕望未來〉,騰訊網,“WillCovid-19MutateintoaMoreDangerousVirus?”(10May2020),TheGuardian。〈傳染力暴增9倍!此次北京的病株已經突變〉,搜狐網;LizhouZhangetal.,“TheD614GMutationintheSARS-CoV-2SpikeProteinReducesS1SheddingandIncreasesInfectivity”(12June2020)。“MutationsMaybeMakingCoronavirusMoreContagious:Researchers”。“PatientInfectedwithTwoStrainsofCOVID-19inIceland”(24March2020),ReykjavíkGrapevine“Exclusive:Covid-19MayNotHaveOriginatedinChina,OxfordUniversityExpertBelieves”(5July2020),TheTelegraph。有一種假說:病或許來源于比人類出現更早的外星智慧文明的產物。病怎么看都不像是自然進化的產物,比如我們所熟悉的數量最多的病「噬菌體」,單從外形上看很像一個小機器人。現在又一種說法:因為人類感染者產生的抗體有效期可能只有四十周,比疫苗的研發周期都要短。如果疫苗不能起作用,那么新冠肺炎將會變成一個10至50倍致死率的流感。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最新預測2020年全球經濟將萎縮4.9%,除個別國家,幾乎所有經濟體都將陷入衰退。國際勞工組織預測今年第二季度全球約有3.1億個工作崗位因受到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而流失。程實:〈疫情時代的失衡世界〉,搜狐網。PaulJ.CrutzenandEugeneF.Stoermer,“The‘Anthropocene’”,GlobalChangeNewsletter,no.41(May2000):17.張倩燁:〈疫情之下,非新冠為重患者何去何從?〉,「FT中文網」微信公眾平臺。“CoronavirusSurvivalComeswithA$1.1Million,181-pagePriceTag”(12June2020),TheSeattleTimes。〈中國抗擊疫情,治療費用、損失都由國家承擔,總共花了多少錢?〉,百度網。EdYong:〈新冠病啟示錄〉,澎湃新聞網,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8033764。溫鐵軍:〈大疫止于村野——生態文明戰略轉型的由來〉,「雙綠66人圓桌會」微信公眾平臺。〈調查發現:首批非典患者多與野生動物親密接觸〉,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網。〈南極突破20度!1.5萬億噸冰川融化,萬年遠古病將復蘇?〉,百度網。一英尺等于0.3048米。英尺舊時寫作「呎」,是英國及其前殖民地和英聯邦國家使用的長度單位。〈作者自序〉,載加勒特著,楊岐鳴、楊寧譯:《逼近的瘟疫》,頁5。E.F.Schumacher,SmallIsBeautiful:EconomicsasifPeopleMattered,(NewYork:Harper&Row,1973),3;22.2020年4月,美國疾病控制及預防中心已經發出今年冬天可能出現第二波新冠肺炎疫情的警告。

朱嘉明:“礦圈”有待向“礦業”突破 形成算力產業體系:金色財經現場報道,8月22日,在成都舉辦的“全球區塊鏈算力大會暨新基建礦業峰會”上,經濟學家、數字資產研究院學術與技術委員會主席朱嘉明做了主題為《算力革命和新型財富》的演講。朱嘉明表示,算力革命的本質是數據化信息存儲數量的膨脹規模與速度,在過去不足半個世紀的時間,存儲單位已從KB提升到TB。挖礦是算力和算法的試驗區,需要實現從“礦圈”到“礦業”的突破,建構支持數字經濟的基礎結構,形成與發展算力的產業體系,未來礦機應用應該更智能化、小型化、普及化,通過算力技術降低能耗。[2020/8/22]

Tags:THECOV區塊鏈IONEtherum代幣瀏覽器Covenant有人靠區塊鏈4天就掙了30萬ARTIC Foundation

聚幣
DEFI:主流幣和DeFi齊跌,市場降溫時機恰到好處_defi幣今日行情

昨天行情又跳了一波不算小的水,而且是主流幣市場和DeFi市場雙跳。昨晚隨手截了DeFi板塊的圖,二三十個點的跌幅算是比較一般的,這種情況發生在DeFi身上也并不意外,畢竟沒有一直漲的幣,漲的時候.

1900/1/1 0:00:00
以太坊:波卡會超過以太坊嗎?_怎么購買以太坊幣

編者按:本文來自深潮TechFlow,作者:邦尼,Odaily星球日報經授權轉載。錯過了LINK、DeFi和以太坊,你還要錯過波卡嗎?在過去的一周內,波卡代幣DOT漲了超過一倍.

1900/1/1 0:00:00
區塊鏈:估值談不攏,陳偉星擬起訴幣安,趙長鵬強勢回應“四無四不”?_mmpro幣投資背

圍繞幣安股權爭議的幾幢公案,真相究竟如何?8月31日晚10點,陳偉星的一條朋友圈引發關注。他指自己當年只花5分鐘,決定投資幾千萬人民幣.

1900/1/1 0:00:00
SBF:壽司“新大廚”SBF:遷移完成后,或基于Serum組合各項DeFi業務_sushi幣價格

編者按:本文來自巴比特資訊,作者:TatianaKoffman,翻譯:隔夜的粥,星球日報經授權發布.

1900/1/1 0:00:00
DOT:排名上升到第7的波卡:下一個ETH還是EOS?_FRAPPE價格

編者按:本文來自風火輪社區,作者:佩佩,Odaily星球日報經授權轉載。大家好,我是佩佩,隨著8月19日這個被大家期待了很久的項目——波卡開啟轉賬功能,國內的關注度也由defi轉移到了polka.

1900/1/1 0:00:00
區塊鏈:中信銀行陳志明:區塊鏈技術的創新應用是不可逆的大趨勢| 2020新趨勢峰會_yac幣是區塊鏈嗎

8月28日,「2020新區勢·區塊鏈科技金融峰會」在北京舉辦。本屆峰會由火幣集團、36kr、Odaily星球日報共同主辦,幣核科技&霍比特HBTC金牌贊助,鏈上ChainUP戰略贊助,貝.

1900/1/1 0:00:00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