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鏈方案也存在著三難問題:去信任化、可擴展性和可通用性。流動性的本質是價值交換。近年來,以太坊的市場占有率逐漸下降,越來越多的公鏈被廣泛地使用。當一個新的公鏈/L2生態形成的時候,用戶產生了將資產從原來的生態遷移到新的生態,以及跨鏈信息傳遞的需求,我將這些跨鏈行為稱為橫向流動性。
橫向流動性需求的產生就是人們希望可以在不同的區塊鏈之間做原本在同一個區塊鏈中可以完成的事情。那么阻止人們這么做的原因就是橫向流動性的阻礙,區塊鏈的價值就在于其防篡改、去信任化的特性,而這些來自于去中心化的共識,使得每一筆交易都是可信的,從而杜絕了欺騙。而跨鏈的核心就在于共識能夠達成和傳遞,這是區塊鏈的基礎價值體現。
共識的達成和傳遞要求一個區塊鏈能夠可靠地訪問另一個區塊鏈的狀態。由于每一個區塊鏈都有自己的規則、治理機制、原生資產和數據格式,區塊鏈之間的信息傳遞和資產遷移不是天然無障礙的。因此,我們需要一套系統以支撐在兩個或多個區塊鏈之間進行價值傳輸,這些價值包括資產、合約調用、證明或狀態信息。
這個系統我們常常稱之為「橋」,橋依賴以下幾個組成部分以實現區塊鏈之間的狀態訪問:
狀態監控:通常有一個角色,如Oracle、Validator或Relayer,負責監控源鏈上的狀態;
信息傳遞/轉發:在該角色接收到一個事件后,它需要將信息從源鏈傳輸到目的鏈;
狀態共識:在一些模型中,監控源鏈的角色之間需要達成共識,以便將該信息傳遞給目的鏈;
信息簽名:角色需要對發送到目的鏈的信息進行加密簽名,可以是單獨簽名,也可以是作為閾值簽名方案的一部分;
可以得知,跨鏈遷移的可靠性完全取決于以上幾個環節是如何協作的。它們需要一個驗證人來保證各個環節沒有問題,這個驗證人的選擇是橋工作方式的主要區別:有的橋使用受信任的系統,有的橋則使用去信任化的系統。
受信任的橋
這樣的橋需要用戶信任第三方機構,并且允許第三方機構持有他們的資金,這類橋最為常見的是中心化交易所的橋,如幣安橋。
跨鏈錢包Blocto推出100萬美元Polygon生態項目資助計劃:金色財經報道,跨鏈錢包應用程序Blocto推出了一項100萬美元的資助計劃。為了增強Polygon生態系統中用戶對Blocto無縫錢包體驗的可訪問性,這筆贈款使去中心化應用程序能夠將Blocto的無幣、30秒用戶入門體驗直接集成到dApp中。
專門針對Polygon上構建的項目,將在3個月的參與期內部署高達100萬美元的建設者激勵措施。除了財務支持和開發人員工具資源之外,還為選定的項目提供營銷和運營支持,并專門訪問Blocto龐大的用戶群、開發人員關系團隊和溝通渠道。[2023/7/21 15:51:00]
這類橋梁的優點非常明顯:
簡單易用;
成本低廉,大多數交易所只收取轉賬Gas,沒有鏈上計算的費用;
但它們的缺點也比較明顯:
無控制權:在價值傳輸的過程當中,用戶必須放棄對其資產的控制權;
功能有限:主要體現在兩方面,首先這種橋都只是用來傳遞資產,無法進行合約調用、證明或狀態信息傳遞,其次只能夠用來傳遞CEX上市的Token;
許可與信任風險:用戶需要KYC才能夠使用這類橋,而且需要完全信任該橋的開發商,且需要冒著開發商隨時會中斷資產橋接的風險,如Binancesuspendsdogecoinwithdrawals
去信任化的橋
一切都是關于信任,去信任化意味著用戶不用擔心自己的資產被第三方控制,也意味著此類橋可以成為公共產品。
那么什么是去信任化呢?JohnAdler和MikerahQuintyne-Collins在其研究論文中解釋為,「當且僅當其狀態既有效又安全時,區塊鏈系統才是去信任的。」
這里有幾個關鍵詞,狀態、有效和安全:
狀態:可以理解為「誰」在「任何時間」「擁有什么」,這一切由區塊鏈記錄;
有效:這意味著用戶在有限的時間內能夠改變資金的狀態;
Curve發起支持wstETH為抵押品鑄造crvUSD的社區投票,債務上限定為1.5 億crvUSD:6月1日消息,據相關頁面信息,Curve 發起 416 號社區投票,擬部署 1.5 億 crvUSD 債務上限的 wstETH 市場,并將 PegKeepers 的限制提高到每個 2500 萬 crvUSD。[2023/6/1 11:51:43]
安全:這意味著用戶的資金不會被盜取、永遠凍結,只有擁有者才能夠改變資金的狀態;
需要注意,去信任化不是意味著完全無需信任,而是將信任最小化,這一點在任何公鏈上也是如此。一個完全無需信任的跨鏈交易是,區塊鏈A上的Alice直接向她在區塊鏈B上的錢包地址發送1000USDC,然后Alice在區塊鏈B上的錢包地址直接完成接收,就像現實世界我將鈔票從一個錢包放入另一個錢包一樣。這個過程完全無需信任,因為沒有任何第三方參與,但這是不可能的,因為不同區塊鏈直接無法直接訪問和修改對方狀態。
因此,去信任化是一個程度,不同機制的去信任化的程度是不一樣的。如果說上面完全無需信任的例子信任成本是0,那么受信任的橋其信任成本則為1。去信任化的橋,其信任成本就介于0和1之間,用數學表示就是(0,1)。
當談到去信任化橋的時候,我們需要弄清楚的第一個問題是,「系統的驗證人是誰?」,不同的設計機制給出了不同的答案:
外部驗證:外部驗證器不屬于相關區塊鏈中的任何一條,由橋引入,有自己獨特的信任假設。依賴于外部驗證者或聯盟,安全性取決于外部驗證者/聯盟的安全和不同的抵押機制,如Thorchain,Anyswap,Biconomy,Celer,Synapse,PolyNetwork等等;
樂觀驗證:樂觀驗證依賴于外部驗證者,但通過使用誠實的觀察者來監控操作并報告欺詐行為作為驗證。其安全性取決于樂觀機制,由于攻擊者在攻擊的時候不知道欺詐行為是否會被發現,這使得攻擊者永遠無法確信自己能夠成功竊取資金,從而極大地增加了攻擊系統的經濟成本,如Nomad;
本地驗證:相關區塊鏈的底層兩個驗證器互相驗證對方。依賴于流動性網絡,原子交換過程可以有效地讓每條鏈上的驗證者無法串通和竊取資金,然而流動性網絡缺乏跨鏈消息傳遞能力,會依賴于樂觀或者外部驗證橋梁以加強橋的功能,從而降低安全性,如Connext,Hop和其他原子交換系統;
Uniswap v3在Polygon 上11月的交易量達39億美元:金色財經報道,Polygon在社交媒體上稱,Polygon 上的低 gas 費用環境為 Uniswap v3 協議帶來了兩個新動力。該協議在 2022 年 1 月以 19.6 億美元的現貨交易量年初開始。2022 年的年交易量高達 280 億美元。11 月的交易量最高,達到 39 億美元。[2023/1/5 9:53:26]
原生驗證:相關區塊鏈的底層所有驗證者都負責驗證系統。有的原生驗證依賴于輕客戶端和中繼者,中繼是由oracle或者節點中繼器負責,中繼者將源鏈的信息傳送給目標鏈的輕客戶端,原生驗證節點將會驗證該信息的正確性并觸發相應的智能合約,因此安全性取決于中繼者,如Stargate,CosmosIBC,NearRainbowBridge等等;有的原生驗證依賴于ZKP,安全性取決于相關區塊鏈,如Starkgate等匯總橋。
橋的信任頻譜,來源:Li.Fi
從上面可知,從去信任化程度上來說,原生驗證>本地驗證>樂觀驗證>外部驗證。
原生驗證與本地驗證的比較
原生驗證和本地驗證由于依賴于相關區塊鏈自身的驗證者,原本它們去信任化的程度是一樣的。但本地驗證由于使用原子交換的方式,不能支持鏈間的通用數據傳遞,所以往往會引入一些其他信任假設以支持更多功能,如Hop是本地驗證,但引入了一個快速的任意信息橋以實現對OptimisticRollup資金的快速橋接。如果給定目標鏈沒有AMB的存在,該協議甚至還需要依賴一個外部驗證的橋。因此,去信任化程度原生驗證>本地驗證。
原子交換的特點是在一個狀態更新里面實現交換操作,一般包括哈希時間鎖和有條件轉讓等方式。
跨層的原子交換:第一層跨層到第二層由于是同一套賬本下進行記賬,其天然連接的性質使得他們可以輕松地進行有條件轉讓。有條件轉讓即操作的第一段由第二段觸發,這是一種原子交換方式,比哈希鎖更直接。
美OCC代理署長:不要急于對加密進行監管,需加強跨部門合作:金色財經報道,美國貨幣監理署 (OCC) 代理署長Michael Hsu在哈佛法學院的演講中就加密貨幣發表了講話,他批評了錯失恐懼 (FOMO) 癥,敦促他的監管者同行不要急于對加密進行監管,即使被視為“反創新者”,也不能為了“過度適應”該行業而降低監管標準。
Michael Hsu呼吁加強跨部門的努力,并強調了加密行業中三個最危險的領域:加密資產公司存款的流動性風險管理、加密交易中間商以及加密貨幣托管服務。他認為,跨部門的努力僅在前兩個方面取得了較大進展。Hsu在演講中稱,我多次表示我是一個加密懷疑論者,這并不意味著我對創新和進步反感。恰恰相反。我對加密貨幣的懷疑源于一種沮喪,即最有希望的創新被炒作交易擠壓,可編程性、可組合性和代幣化是有希望的,區塊鏈開發可以將這些想法推向前臺。[2022/10/13 10:33:18]
此外還有第二層之間的跨層。有些人會將第二層跨層與跨鏈區分來看,實際上他們的區別少之又少。第二層跨層與跨鏈的唯一區別就是它們之前通過第一層網絡進行連接了起來,這允許它們通過有條件轉讓的方式進行通信。但這種方式費用實在是太高了,每次跨層都需要經過第一層網絡,而且還存在速度慢和擁堵問題。因此,第二層跨層往往會視為沒有連接的不同區塊鏈進行看待。
樂觀驗證與外部驗證的比較
樂觀驗證與外部驗證本質上都有一組第三方節點進行驗證。除了技術細節上的諸多差異,其核心區別在于其加密經濟學:
外部驗證跨鏈橋利用了誠實多數假設;
樂觀驗證使用觀察者+欺詐證明模式,即一個誠實者的驗證者假設;
因此從去信任化角度,樂觀驗證所需要的信任成本大大低于外部驗證。
而在外部驗證當中,有兩種主要的經濟模式:
罰沒型:惡意活動發生后,節點抵押品會被罰沒,但系統不保證補償用戶損失,如PolygonPoS橋;
削減型:惡意活動發生后,節點抵押品會被削減,削減的抵押品用于補償用戶損失,如Axelar;
Prime Blockchain宣布與10X Capital Venture結束12.5億美元的合并交易:金色財經報道,空白支票公司10X Capital Venture周一表示,它已經終止了與加密貨幣采礦和基礎設施公司Prime Blockchain的12.5億美元合并交易。(路透社)[2022/8/16 12:28:35]
從這個角度來看,削減型的外部驗證橋,能夠相對將信任程度更小化。
去信任化橋的性能
不同的驗證機制也帶來不同的安全性、速度、連接性、資本效率和狀態性相關,這幾個因素通常會用來評估橋的設計。
安全性:信任和有效假設、對惡意行為者的容忍度、用戶資金的安全性和反身性;
速度:完成交易的延遲,以及最終性保證。通常在速度和安全性之間進行權衡;
連接性:為用戶和開發人員選擇目標鏈,以及集成附加目標鏈的不同難度級別。連接性好即對公鏈的兼容程度很高,不容易受不同公鏈共識算法和數據結構差異的限制;
資本效率:圍繞確保系統安全所需的資本和轉移資產的交易成本的經濟學;
狀態性:轉移特定資產、更復雜狀態和/或執行跨鏈合約調用的能力;
不同的驗證方式具有不同的取舍,各有優劣。雖然將各個維度簡單相加計算總分進行比較的方式有一些缺點,但姑且如此粗略的看起來,總分ZKP>LightClients&Relayers>LiquidityNetworks=Optimistic>ExternalValidators&Federations。
不同驗證機制橋的性能,來源:ZonffPartners
外部驗證在狀態性和連接性方面表現出色,因為它們可以觸發事務、存儲數據并允許在任意數量的目標鏈上與該數據進行交互。通常這樣的第三方節點都需要質押機制來保障安全性,因此這類橋的資本效率是最低的。從安全性來說,由于外部驗證橋有很多類型,不同的外部驗證聯盟也具有不同的共識算法安全,因此其安全性不能一概而論,但由于信任假設和第三方機制,一旦橋被攻破,用戶可能會損失全部資金,而且會波及所有與該橋相關的應用,其安全性綜合來說是最低的。
樂觀驗證,在狀態性和連接性方面表現出色,其理由與外部驗證一樣。但由于樂觀驗證的機制,其資本效率要高于外部驗證但低于無需加密經濟機制保障的橋設計。由于驗證窗口期的存在,其速度也是最低的。從安全性來說,攻擊具有n個驗證者的Optimistic跨鏈橋的成本,等于破壞或黑掉n個驗證者的成本。而相對于外部驗證,攻擊具有n個驗證者的外部驗證跨鏈橋的成本,等于破壞或黑掉m個驗證者的成本,這里m<n。此外,在樂觀驗證機制下,即使n個驗證者被黑攻擊者也不能保證竊取資金,只要有一個誠實的觀察者「抓住欺詐」并撤銷攻擊者對資金的訪問權限即可。因此樂觀驗證的安全性總體來說大于外部驗證者,但小于攻擊者根本無法竊取資金的本地驗證和原生驗證機制。
本地驗證在安全性和速度方面表現出色,因為使用哈希時間鎖的原子交換機制使得資金不可能被竊取,無需達成通用共識的本地驗證也大大提高了速度。它們也比保稅/保險的外部驗證者更具資本效率,因為資本效率與交易流量/交易量而非安全性相關。但由于本地驗證的系統不能支持鏈間的通用數據傳遞,其狀態性較差,這導致其往往需要引入其他技術支持才能實現更多功能,如Hop引入任意信息橋,Connext與Nomad合作等。
原生驗證在安全性、資本效率和狀態性方面表現都非常出色,因為它依賴于底層的信任和/或域的共識機制來運作,區塊頭中繼系統可以傳遞任何類型的數據,且無需任何質押。同樣地,它也必須為每種類型的域進行定制。以太坊的生態系統是高度異質的:ZK/OptimisticRollup、側鏈以及運行大量共識算法的基礎鏈,如ETH-PoW、Nakamoto-PoW、Tendermint-PoS、Snowball-PoS、PoA,以及其他許多算法。這些領域中的每一個都需要一個獨特的策略來實現原生驗證的互操作性系統。從連接性上來說,使用ZKP的原生驗證系統則更加差一點,因為不是每一個共識模型都能夠在零知識的情況下證明。從速度上來說,ZKP跨鏈橋有很好的低延遲屬性,也可能比常規的區塊頭中繼系統要便宜得多,因為證明共識不需要在鏈上發生。
此外,LayerZero屬于原生驗證,其創新即使微小但也非常的重要,引入預言機以實現區塊頭按需流式傳輸,同時由于在預言機的基礎上加上獨立的中繼系統,保證安全性。
狀態性:通用消息傳遞
通用消息傳遞就是可以在不同區塊鏈上調用任意合約。那為什么本地驗證網絡的跨鏈方式不支持通用消息傳遞?
其實本地驗證的系統有可能實現跨域合約的調用,但前提是被調用的函數有某種形式的邏輯所有者。例如,可以去受信任化地跨鏈調用Uniswap的swap功能,因為任何擁有可交換代幣的人都可以調用swap功能。然而,本地驗證中不可能跨鏈去信任化地鎖定和鑄造NFT——這是因為目的鏈上的mint函數的邏輯所有者應該是源鏈上的lock合約。
直觀地說,本地驗證的消息,是通過單點相互驗證的方式從鏈上的一個合約發送到另一個鏈上的相同合約進行函數調用,在一個原子交換過程內完成交易,狀態更改,因此存在調用的邏輯問題;而其他驗證方式的消息,通過多點驗證的方式將已更改狀態進行傳遞,不存在調用的邏輯問題。
連接性:狀態驗證與共識達成
前文已經談到,是由于不同的鏈的不同共識算法將連接性破壞。
這一點如何理解呢?
拿轉賬舉例子,簡要的說,當一個轉賬發生的時候,此時會生成一個憑證,另一條鏈通過驗證改憑證得知這比轉賬為真,才能夠發起下一步動作。這個憑證生成的過程就是共識算法發揮作用的過程,另一條鏈需要理解該憑證就需要模擬該憑證生成的方式,這時不同的共識算法就會造成阻礙。這一點上,ZKP的邏輯又稍有不同,雖然ZKP的生成算法可以采用同一種,但有些的共識模型很難通過零知識的方式進行證明。
關于橫向流動性的一點思考
橫向流動性指的就是跨鏈的互操作,以支持消息傳遞和資產轉移。目前來說,還沒有一個方案可以解決橫向流動性的三難問題:去信任化、可擴展性和可通用性。Connext提出的NXTP借鑒的以太坊第二層的思路,嘗試構建一個互操作網絡「第二層」來解決這個問題,我覺得這個解決方案能否有效依然有待考察。
以太坊的可擴展性三難問題中,起到榫卯結構連接點作用的是驗證,因此可以將其以驗證為榫卯拆解為執行、共識和數據可用性,從而發展為模塊化區塊鏈。
最近有聲音在提起模塊化跨鏈橋,其嘗試將不同的跨鏈方案進行組合,用同一個接口封裝,這并沒有改變封裝下面運行邏輯的本質,該有的問題依然存在。我們需要找到跨鏈問題當中的榫卯結構,才能夠把一個復雜問題干凈利落地拆解下來,而不會破壞原本的零件。驗證作為跨鏈的榫卯結構是行得通的,因為跨鏈本質上就是跨賬本記賬,非常核心的一點是驗證,但由于不同區塊鏈的共識機制和數據結構差異,另一個更核心的一點在于跨鏈消息識別,因為驗證的前提是需要識別這些數據信息。
那么如何去思考跨鏈消息識別作為跨鏈的榫卯結構呢?上文提到的,
外部驗證,通過在不同鏈上部署自己的智能合約將跨鏈消息在外部驗證聯盟中消化,因此我們要相信這個外部驗證聯盟,無法達到去信任化;
本地驗證,消息傳遞作為一個邏輯結構的形式寫在合約當中,這直接導致了它較低的連接性和極低的狀態性,它只能傳遞一個交換邏輯,而無法傳遞通用的賬本變更類的消息,無法達到可通用性;
原生驗證,消息以原來的數據結構直接進行傳遞,到達目標區塊鏈,再將以原區塊鏈數據結構存儲的數據進行解構、計算和驗證。這要求中間有代碼化的介質能夠將兩個區塊鏈的數據結構進行理解和轉譯。不同的共識算法給這項工作帶來了不少挑戰,即使是作為驗證「萬金油」的ZKP也在這里遇到轉譯的問題,因此原生驗證很難做到可擴展性;
目前我能想到的解決路徑大概有兩條:
一是支持通用共識算法的ZKP算法出現;
二是通過非中間共識的方式搭建一個消息識別中間件。
來源:ForesightNews
撰文:LewisLiao,ZonffPartners高級投資經理
來源:金色財經
2022年是我國教育行業深化改革的一年,也是STEAM教育行業高速發展的一年。隨著互聯網+、AI、VR技術的高速發展,人工智能正逐漸向各個傳統行業滲透.
1900/1/1 0:00:00幣圈咨詢 6月23日熱點; 1.鮑威爾:穩定幣UST暫時還沒有它需要的監管方案2.美聯儲主席鮑威爾聽證會要點一覽3.鮑威爾:國會需要澄清誰對加密貨幣和穩定幣擁有監管權力4.
1900/1/1 0:00:00幣安終止對匿名萊特幣交易的支持以太坊難度炸彈延遲但網絡采用仍在增長加密貨幣總市值跌破一萬億美元大關三箭資本面臨超過4億美元的清算Celsius平臺向FTX交易所發送了3.2億美元的加密資產.
1900/1/1 0:00:00圖:產業數字金融將成為金融服務爭奪的制高點。如果說新基建是路,產業互聯網就是車,數據就是油,金融就是潤滑劑.
1900/1/1 0:00:006.21比特幣行情解析 大餅昨日再次走出連陽走勢,高位觸及21000附近隨后走出一千點回落,低位跌至19800一線,空單獲利700點,恭喜跟上的幣友,目前幣價在20500附近震蕩.
1900/1/1 0:00:00美聯儲主席鮑威爾昨日在聽證會上的發言引起市場關注,他在會上表明了Fed將利率提高到足以減緩通膨的決心,承諾將通膨率恢復到2%的水平。但重申美國經濟非常強勁,能夠很好地應對貨幣緊縮政策.
1900/1/1 0:00:00